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周海婴逝世 > 正文
纪念海婴:一生坚持“求真”精神 担得起鲁迅之子头衔

2011年04月08日 08:22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妍 武云溥 宋菲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 生平回顾

周海婴:以父之名

1929年9月,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在上海出生,鲁迅给他取名“海婴”,意即“上海的婴儿”。而这个孩子此后一生,最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鲁迅的孩子”。

这是无法选择的事实,尽管周海婴一直听从父亲的教诲,低调为人。他七岁那年,鲁迅逝世,留下的话是:“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

小海婴似乎也没有做个“文学家”的志向,他更喜欢鼓捣一些机械零件,自己组装过玩具小火车,装好再拆。1948年他又喜欢上了摄影,当时东北地下党给许广平送来买寒衣用的几百元钱,这钱却被用来买了周海婴的第一架相机。摄影,成了周海婴坚持几十年的业余爱好。2009年周海婴举办个人影展,获得很大成功。

1948年,周海婴前往解放区,这是一次前途未知的秘密旅行。那年,周海婴十九岁:“我是抱着一种科学救国的想法去解放区的。”

1952年,周海婴考入北大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毕业后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工作。他的本职工作一直是无线电专家。不过到老,海婴也还是拿起笔来,整理父母遗留的文本资料,写文章、写书,向更多的人传播鲁迅。他写了《鲁迅与我七十年》,成立了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监制了电影《鲁迅》,去年还刚刚重新出版了母亲许广平的完整手稿本《鲁迅回忆录》。

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鲁迅名下的房产、藏书、手稿和财产,绝大部分已经捐献给了国家。许广平对周海婴说:“我们把鲁迅的东西捐给国家,很放心。”

周海婴点头:“这都是为了传播鲁迅精神。”

1934年的鲁迅,只有在写起爱子海婴时,才难得展露温情:“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

他也爱鲁迅。他到底是鲁迅的儿子。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姜妍 武云溥 实习生 宋菲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鲁迅 周海婴 鲁迅研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