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色,戒》一开头,张爱玲就给了王佳芝一段苛刻得透心凉的时装秀,在李安的电影里,这一段映画给了汤唯。有人在深探“王佳芝”的内心,其实也是映射了张氏的内心,说她其实是个沉迷物质的女人,所以才在那段演商人太太、周旋于上流社会的戏中拔不出身,所以一枚巨大的粉钻轻易粉碎了革命者的理想,泼洒新青年的热血也是在所不惜。所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所以服从于一切物质的狂热,兴许是来自肉体的欲望。男人如果越不过女人的身体,那么女人,放不下的恐怕正是华服美饰——这肉体的包装纸。
张爱玲式服装
所谓“张爱玲式”,是近乎神经质地追求细节,繁华却落寞等特点,都映着童年关于母亲的遗梦色彩和上世纪30年代西洋思想大量渗入的重大影响。
张爱玲的记忆里一直有个玫瑰色的梦,是关于她母亲黄逸梵女士的。在张爱玲的心里,母亲是整个家族里最为浪漫的一个人物。母亲留学法国学艺术,与徐悲鸿等人交往甚密,美丽娴雅的裹足女人,却脚步自由。在有关张爱玲的相册中,有一帧黄逸梵在法国海船上的照片,照片中的黄逸梵一袭法式时装,迎着海上渐染开的晨曦,手扶船舷,留下一个柔和典雅的侧影,母亲在张爱玲的眼里是精致的开始。
“那个爱奇装炫人的张爱玲”,就是喜欢穿着翻老箱子翻出来的清末服装,配一个典型的西洋发型,不怕人地到处走……母亲的直接影响,令张爱玲对于服装的要求近乎严苛。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并非歌舞升平,民主革命飘摇败落,军阀混战不休,但正是“乱世开新知”,时局的急剧转型,西洋思想的大量引入,导致中国的文化艺术在各个方面开始出现反传统的骤变。张爱玲豪门的出身和敏感的女性视觉,对以冷彻的态度热爱繁花似锦,嬉戏当时的时尚,把中西混搭成一种叛逆。
张爱玲对于服装的姿态保持着近于冷酷的清醒,她自己明白繁华褪去后的潸然落寞:“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文 景锦
[西学东渐]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Dice Kayek
在欧洲的巴黎,20、30年代的女性解放风潮渐旺,欧美时装界的代表人物是可可·香奈尔、玛德丽·维奥内特、夏帕瑞丽时装界,时装更注重人性解放的要义使得这一时期女性的服装由过去的“长、重、紧”得以全面改革,可可·香奈尔更是将女性解放意识托到高峰,男装女穿、简约运动做派由这个时期而始。
于是,欧美在上世纪30年代的女性风尚可以用“透、露、瘦、短”四字概括,这种洋流一旦闯进国门,与封建守旧派的搏斗,直接戏剧性地改变了30年代中国上流社会名门闺秀的风尚模式——中西混搭。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流社会女人们狂热追赶时尚享受奢华生活的姿态,一点也不逊色于同年代的欧美女人,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方式,喝咖啡、听爵士,穿梭于跳舞、游泳、打高尔夫、骑马等各色西式运动活动中,因而,穿着的要求也就有所改变。勤快的上海女人很快便学会了“西学东渐”的文化理念。
“局部西化”是最初的改良方式,缓慢地将西洋风尚运用于自己的时尚哲学中。例如在领子上和袖口上创造出了西式翻领、开叉袖、荷叶袖、下摆缀有荷叶边或是蕾丝边等欧化风格的装饰物。
这种改良的做法在张爱玲早期的小说里得到了体现,这就是她对于细节的狂热追求,女人们热衷于在传统的长袍或者旗袍上略施小伎,以提高时尚度。
渐渐的,“局部西化”的做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女人们追求自由解放的要求,西洋的“斗篷”、“网眼丝袜”、“洋装”“高跟鞋”、“西服马甲”、“内衣外穿”、“胸罩”、“卷发”之流行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彻底地被上流社会引进。
在面料方面,这个时期的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装穿着有所变化,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用,西方的缝纫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而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地衰弱。以后由于出洋赴西欧、日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断地把西洋服装款式带进十里洋场,上海服装行业因此繁荣,成为当时全国以至东南亚的一个服装窗口。尤其是女性的服装,由于缝纫精致、款式合乎时代潮流,使上海成为全国妇女的时装中心。
[西学东渐] 张氏穿衣学七步到位
壹 改良短旗袍
Yunko Shimadal
“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十八春》)。
早期“局部改良”的时候,旗袍还是保守的。初行之时,旗袍长及脚踝。1927年,有些时髦女子想提高旗袍的高度,又怕遭到守旧派的非议,便一面将旗袍做到小腿肚以上,一面又在旗袍下摆钉上三、四寸长的蝴蝶裥。1928年,旗袍进入新阶段,长度缩短到膝下两寸许,整个小腿都裸露在外,很方便行走。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
当下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穿着旗袍了,但是旗袍的神形一直影响着时装的各个细节,今年如日本的Junko Shimada极简化的连身裙,雏形完全来自旗袍。Christian Dior则干脆在连衣裙上夸张使用旗袍扣。
贰 大钻石
张爱玲在《色,戒》一开头给王佳芝的两笔描述,一半用在了饰品上——“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足见饰品在那时是女人穿着里的画龙点睛之笔。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女人是懂得画龙点睛的,对于饰品的追求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每天根据不同的场合服装来配搭不同的配饰,饰品的配备也是一应聚全。稀有珍珠和大粒钻石除了装饰,还有炫耀身世的作用。在今年秋冬舞台上,被Christian Dior用夸张的巨大有色仿钻,搭配衣服的各种色彩。配饰不再担当炫耀和表明身份的功能,只有能让整体穿着出彩才是正道。
叁 小卷烫发
“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私语》)。
周璇、阮玲玉、李香兰……那就是30年代“东方夜巴黎上海”的中心人物,30年代是中国小资的黄金时代,“小卷烫发”则是最为流行的发型,卷发贴着脸颊而下,极为柔美动人,这一流行直接来自西方的影响,也是那个时候,烫发最为时兴。
当时,只要是女性,无论老少,一起拿着明星海报,上发廊烫小卷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当时的标准美人是樱桃小口柳叶眉,烫成小卷的头发夹于耳后,蓝白印花的紧身旗袍勾勒出优美的身段。
这种卷发,至今为止,仍是Valentino这类大师念念不忘的经典优雅标志。如果嫌过于守旧,不如学杜娟在Derek Lam秀上的卷发造型。
肆 酒杯高跟鞋
“无论如何平庸的女人,穿上高跟鞋,都会摇曳生姿的。”十岁穿高跟鞋,是张爱玲幼年的宏愿之一。
上世纪30年代,解放思潮兴起,女人不再受裹足之苦,但同时也告别了旧式高跟鞋,所以,西方人带来的酒杯跟鞋令新女性们趋之若鹜。鞋的款色风格各异,有鞋面裹在脚背上只在脚趾上露一个洞的船口鞋,有花色拼皮的,适合跳当时流行的快爵士Swing舞的,有浅口细跟的,有鞋面上缀蝴蝶结的、3寸以上的“酒杯跟”。
今年关于鞋子的设计,设计师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Junko Shimada这一季秋冬带来的跟部,别致非常。
伍 “斗篷”式A廓形
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女人的词典里是没有“大衣”这个词的。最早是盛行的绸面斗篷,(2007秋冬时装周Talbot Runhof直接使用了这一元素),是除了旗袍以外最能显示女性身份的外装,而在30年代,西洋“大衣”被引进,模仿西洋妇女装束,上海女人率先改穿大衣,于是大衣日益流行,老式的斗篷则被淘汰了。30年代除了受西洋的影响,如裘皮等,还受到军装的影响,07巴黎秋冬时装周上,中国品牌JEFEN再现了这一款式,当然,它更切合今年A廓形大衣的流行。
陆 小马甲的男孩风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奈尔率先把男装女穿发展成为时尚潮流,这种潮流很快流入中国,西装马甲的穿法已经在中国的一些豪门女性中流行,模仿男士穿着“小马甲”可以说是新女性解放意识的开端,带着一种反叛和嬉戏样的调皮。
男孩风格今年尤其突出,西式马甲成为必备单品。
柒 丝袜复兴
张爱玲小说不乏丝袜的描写,甚至是她的女性的渴望:“自小就渴望长大,能抹上鲜红鲜红的口红,穿上有网眼的黑色丝袜!”丝袜是一种纯粹的女性性特征,它渗入她的生活仿若皮肤一般:“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
张爱玲的袜子是偏着紫色调的,有烟紫、青紫、粉紫等。张爱玲的好多生活用品也都是以蓝色调为主,诸如艳蓝、水手蓝、橘子蓝、青蓝、蓝绿等。今年丝袜的复兴表现在于它们不再甘当“第二皮肤”,设计师们给予它们强列的颜色,直接成为服装的一部分,达到撞色搭配的强烈效果。突破以前丝袜须搭配同色裙子或鞋子的条律,不妨试试不同色彩给整体造型带来的惊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