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上春晚”也是一种文化品格
2010-02-11 14:00
收藏家马未都一篇文章在被《故事会》抄袭后,进入春晚视线,改编为黄宏的小品。就此而言,当全国大大小小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都以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上春晚”的状态向春晚宣誓效忠的时候,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悲哀。 [详细]
马未都向春晚“维权”的实质:面子也是一种人权
2010-02-11 12:17
本应和谐的央视春晚,在离播出前数日,忽然遭遇不和谐。根据马未都的博文,他一怒维权,主要是因为剧组小姐的傲慢。对此事件,马未都最后小结说,“这不是我个人和剧组的悲哀,而是我们民族习性的悲哀”。 [详细]
新京报:马未都“15万”给春晚提个醒
2010-02-11 12:16
马未都喊一嗓子“15万”,能给店大欺客的电视台提个醒,也就“善了个哉”啦。尽管马未都说剧组只是同意付钱,双方还没签合约,我仍然为马老师的维权行动能初战告捷而感到欣喜。昨天本版刊发宋石男老师的评论文章认为,如果马未都不是“有身份的人”,那么他的维权可能不会如此有力。 [详细]
媒体评论:当霸道的春晚杠上执拗的马未都
2010-02-11 12:12
马未都称,本来不要钱也行,但对方态度太霸道,所以将要求15万元作品使用费,而后捐出。更重要的是,经过春晚和老马霸道对执拗的博弈,公众看清了春晚幕后的西洋镜。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即事先征得原作者的同意,才符合法治情境下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 [详细]
马未都“春晚戏外戏”胜过小品
2010-02-11 12:06
收藏家马未都一篇文章在被《故事会》抄袭后,进入春晚视线,改编为黄宏的小品。现在的情况是,马先生将原著稿酬提高到15万,并计划将义捐这些款项,他要讨回的是作者的权益与应有的尊重。 [详细]
图书点击榜
- 文史榜
- 财经榜
- 社科榜
- 生活榜
- 文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