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大学中崛起的“第三代”诗人
从“中国最早的嬉皮士”,到一个被主流文坛高度认可的诗人,于坚说自己其实“一直没有变”
于坚1954年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O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台北)、《作为事件的诗歌》(荷兰语版)、《飞行》(西班牙语版),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2004年1月,五卷本的《于坚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于坚开拓了中国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曾提出“拒绝隐喻”、“诗言体”等诗歌主张,影响深远。
红小兵:站在餐桌旁的一代
我曾说我们是“站在餐桌旁的一代”。意思是在时代中我们没有标志性的座位。我这个说法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并非命名诗歌的什么代。我指的是红卫兵之后,在文革时期处于童年和少年的这些人。就是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王朔的小说所描写的那些人。他们不是红卫兵而是红小兵,不是“知青”而是“小知青”。这些人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他们经历了文革,但只是文革的旁观者,没有明确的社会身份。他们中间很少有政治人物,最多的是诗人、作家、艺术家。在电影上他们是第五代,在诗歌中他们是“第三代”,小说中他们是所谓“痞子文学”,在艺术上他们是所谓新潮美术。这一代作为特殊的身份很少被谈论到,很难对这一代人做整体的判断,作为文学艺术,他们或许成就辉煌,但作为普通人,他们已经完全消失了。
文革时我上小学五年级。我是革命的局外人,是用一个少年的眼光看待这场革命。尽管那时候小学也会搞一些造反运动,也会张贴老师的大字报,但这就像小孩子的游戏,没有成年人世界中那种刻骨的阶级仇恨。文革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懂得这场革命对我们的生活将造成什么影响,让我感觉到时代发生了变化的一件事是五年级刚开学那天,我的教科书只发下来一本———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不久,学校就停课了。
1967年,我的家庭也受到冲击,我父亲被下放。但最初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感觉到文革的恐怖。在我眼中,这更像一场游戏,我与其他小孩一起跟在红卫兵游行队伍的后面,跟着他们去抄家,争抢那些被抄出来的画片、邮票什么的。那时,几乎每天都会传出某个邻居阿姨上吊了,某个小伙伴的父亲自杀了,每当发生这些事,我们并不大惊小怪。好像那只不过是电影。我也只是隐约地感到一丝恐惧,最主要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一下变得非常好玩,我们无拘无束,大人们忽然消失了,成了舞台上的演员,再也顾不上教训我们。
“在读书上,我是第一流的”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包括《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都是小学时读的。后来听我妈说,我那时还全本背诵过《新华字典》。那时读书有三个来源,一是父亲的藏书,二是少年宫阅览室,三是我的语文老师。
1966年的一天,我和父亲把窗户关起来,烧掉了许多藏书。包括成套的《收获》、《新观察》等杂志,只留下马克思和《鲁迅全集》,我们一下子回到了中世纪。许多优秀的书籍转入了地下,重新以古代的秘密方式流通,许多书被禁止了,但最优秀的书也留下来,脱离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垃圾堆,因为人们在藏书的时候总是选择最好的。我总是有渠道能够得到这些书,那时代造就了普遍的文盲,但也成就了一流的读书人。我认为在读书上,我是第一流的,我的那些读书笔记今天可以直接拿去出版。
我早期的阅读是中国古代经典,我全部背诵了唐诗三百和许多宋词,包括《古文观止》。也看了《左传》,《论语》,那时候我喜欢《左传》而不懂《论语》。在1973年左右,开始大量地阅读西方以及俄罗斯的18世纪、19世纪文学,我说的大量是有一本读一本,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那些书都是前几页已经不知所终,书皮是肮脏的牛皮纸,我记得那时候读书,最头疼的就是要猜开头,后来我发现对经典来说,没有开头也无所谓,中间撕掉几页也不影响。像《红楼梦》,读20页也可以知道它的伟大,像《论语》,瞟一句也可以受用终生。早年,《鲁迅全集》、惠特曼的《草叶集》对我影响很大,在人生观上,我接受的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西方现代派的作品我是在进大学后才陆续接触的,我的阅读比较正统,我是先有一个对基本的古典文学史的心灵感受,之后才进入对它反动的那些作品。我从来不觉得古典主义不如现代主义,我是比较早读罗布·格里耶的人,但我并不因此否定罗曼·罗兰对我的影响。我不是为主义、先锋而阅读,我是按部就班,像在一个自己的私塾里一样,从文言文开始,到白话,从《左传》、《诗经》、唐诗、宋词,到《红楼梦》、30年代、艾青、贺敬之,从巴尔扎克、契诃夫、普希金、泰戈尔、罗曼·罗兰、杰克·伦敦到爱伦·金斯堡、毕肖普、艾略特、罗布·格里耶……
大学中崛起“第三代”诗人
文革不是在1976年忽然一下结束的。文革结束了,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根本的变化。生活不会戛然而止,我的生活也延续着文革时的状态。当然,变化也开始了。1976年,我与朋友在工厂办了个大字报专栏,纪念“四五运动”,并写了一首普希金式的纪念诗歌。1977年,我参加高考。语文考了昆明第二,但因为耳疾没通过体检,未被录取。1979年,我参加了昆明一个文学刊物《地火》的活动,此时,我的手抄本作品集已经在云南大学中文系部分朋友和学生之间传阅。我首次在超过三个人的人群前朗诵自己的诗歌。朗诵完毕,在场十几个人同时给我热烈鼓掌。我第一次发现我的诗歌有这么多人喜欢。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