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

2011年12月15日 11:33
来源:凤凰文化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辛波斯卡(WislawaSzymborska),波兰女作家,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
  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Szymborska),一九二三年出生于波兰科尼克(Kornik),八岁时移居克拉科夫(Cracow),至今仍居住在这南方大城。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密丝特拉儿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沙克丝),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迎的女诗人。她的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第一刷一万本在一周内即售光,这在诗坛真算是巨大的数目。
  进入诗坛
  在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的辛波丝卡,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一九四八年,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变,共产政权得势,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一九五二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辛波丝卡后来对这本以反西方思想,为和平奋斗,致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处女诗集,显然有无限的失望和憎厌,在一九七0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录其中任何一首诗作。一九五四年,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涉及政治主题的诗作大大减少,处理爱情和传统抒情诗主题的诗作占了相当可观的篇幅。一九五七年,《呼唤叶提》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盐》里,我们看到她对新的写作方向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
  逐渐成熟
  一九六七年,《一百个笑声》出版,这本在技巧上强调自由诗体,在主题上思索人类在宇宙处境的诗集,可说是她迈入成熟期的作品。一九七二年的《只因为恩典》和一九七六年的《巨大的数目》更见大师风范。在一九七六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辛波丝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一百八十首诗,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五首是她自认成熟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追求新风格
  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一九七六年之后,十年间未见其新诗集出版。一九八六年《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讶的是,这本诗集竟然只有二十二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特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


  她的诗作精选:


  《桥上的人们》


  一个奇怪的星球,上面住著奇怪的人。
  他们受制于时间,却不愿意承认。
  他们自有表达抗议的独特方式。
  他们制作小图画,譬如像这张:
  初看,无特别之处。
  你看到河水。
  以及河的一岸。
  还有一条奋力逆航而上的小船。
  还有河上的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这些人似乎正逐渐加快脚步
  因为雨水开始从一朵乌云
  倾注而下。
  此外,什么事也没发生。
  云不曾改变颜色或形状。
  雨未见增强或停歇。
  小船静止不动地前行。
  桥上的人们此刻依旧奔跑
  于刚才奔跑的地方。
  在这关头很难不发表一些想法:
  这张画绝非一派天真。
  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
  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
  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
  时间受到忽视,受到侮辱。
  因为一名叛徒,
  一个广重歌川
  (一个人,顺便一提,
  已故多年,且死得其时),
  时间失足倒下。
  你尽可说这只不过是个不足道的恶作剧,
  只具有两三个星系规模的玩笑。
  但是为求周全,我们
  还是补上最后的短评:
  数个世代以来,推崇赞誉此画,
  为其陶醉感动,
  一直被视为合情合理之举。
  但有些人并不以此为满足。
  他们更进一步听到了雨水的溅洒声,
  感觉冷冷的雨滴落在他们的颈上和背上,
  他们注视著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彷佛看到自己也在那儿
  参与同样无终点的赛跑
  穿越同样无止尽,跑不完的距离,
  并且有勇气相信
  这的确如此。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波兰 辛波斯 诗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