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导演王兵及作品简介(图)

2012年08月14日 14:56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虽然确定了电影的拍摄内容和地点,但王兵没有独立执导过故事片,他并不清楚带有王兵印迹的故事片应该如何拍摄。在剧本创作的阶段,王兵既想让电影有更丰富的故事性,同时又不想舍弃原始素材的力量。和《铁西区》完全不同,王兵不想再用现实来展现历史车轮碾压过后的惨状,他想要用夹边沟的劳改这个历史来叩问历史本身。在王兵的理解里,纪录片和故事片最大的不同就是“纪录片需要线索,而故事片只需要人物”。于是王兵把剧本的核心定位在了人身上,他要展现每一个劳改农场内苟活、死去和逃出生天的人的状态。在第一次看完《夹边沟纪事》的6年后,王兵带着自己对故事片的理解,一个人独自写完了《夹边沟》的剧本。

因为自己纪录片带来的国际声望,王兵为《夹边沟》拉来了法国和比利时的投资。他“没有花中国人的一分钱”,却准备用摄影机纪录中国人最应该纪录但反而没有纪录的历史。因为准备时间充分,王兵组建了对于他来说超大的摄制团队,70个工作人员的阵容,已经和《铁西区》时单枪匹马的状况截然不同。但戏谑的是,导演和执行导演以及“百分之八十”的镜头依然是王兵一个人完成的。这依旧和王兵孤僻的性格有关,在他看来,拍摄本身就应该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在演员的选择上,王兵没有更多的资金去用那些已经在华语电影圈成名的演员。而是选用了“几个刚刚毕业的学表演的学生,和唱秦腔、豫剧的。”一切就绪后,王兵带着摄制团队来到了甘肃。甘肃冬日的天气极其寒冷,明水当年的劳改农场是在一片荒地上,于是王兵也带着摄制团队来到了荒地上。演员们像当年的劳改犯一样,住在人工挖掘的简陋的土窑子里。这种从荒地上直接挖掘出来四处漏风的土窑子,温度有时比外面还要低。王兵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拍摄着劳改犯们来到农场、在农场一边被管教殴打一边劳作、没有口粮躺在床上等死和因为饥饿而吃骡马都不吃的草籽这些当年真实发生在明水的悲惨事件。

经过了三个月的实拍和一年半的后期制作,《夹边沟》出炉了。但艰苦拍摄耗尽了王兵的体力,他在拍完这部电影后在家休养至今,就连接受媒体采访也只能最多聊一个小时左右。《夹边沟》在拍摄时,便因为题材的原因而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对于王兵来说,《夹边沟》以惊喜片的身份入围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时,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又一次成功了。国外媒体的评论证明了王兵的担忧,“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历史”和“这其实还是纪录片”的评论让王兵的故事片无法走出纪录片的藩篱。电影中晃动的手持摄影、宁静的长镜头和浅淡的叙事线,都让《夹边沟》造成的效果也确实更像《铁西区》,而非一部成熟的故事片。

也许王兵永远都无法超越《铁西区》带给自己的成功,但正如当年王兵在《铁西区》的开篇写的那段话一样,展现“旧世界分崩离析”永远是这个曝光暗处历史的纪录片导演所要拍摄的历史与现实。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