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苏非殊:人生就是一场行为艺术

2013年06月06日 14:13
来源:凤凰网文化

苏非舒,1973年生于重庆丰都,1989年开始学习诗歌写作,1994年6月,参加由《诗探索》组织的北京诗歌研讨会开始了在北京的15年艺术发展。著作诗集十数本,代表作有《解说词》、《反构图》、《D小姐》、《对一这个数的三种常识性认识》、《怕》、《烦》、《喇嘛庄》等;物主义运动主要发起人,出品《物主义》诗歌结集年刊;现居终南山,开办物学院,倡导“拜自然为师,向万物学习”。另一方面,他因近些年来的诗歌行为艺术,“泼洗脚水”事件、“鸟语”诗体、“裸诵诗歌”事件、“称重卖诗”诗体等一系列惊世骇俗之举,引发了中国诗坛的大地震,谩骂与支持,鄙视与赞赏,对他的争议水火不容,使他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争议性的诗人。

“物”主义就是通过诗歌传达人跟事物的关系

凤凰网文化:能不能说一下,就当时怎么想办“物”主义?

苏非殊:其实可能还是最早我的一个写作态度吧,就是我的一个方式,就是我之前写诗嘛,可能首先考虑通过诗歌语言本身怎么样有效地把人跟事物的一些关系,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但是之后本来也没有要做这样一个事情,因为这个东西就像一个他写作的一个接入点。但是后来在北京,认识了两个朋友,大家就一块儿聊。有些比较相同的东西,像在理论上,大家一块儿来搞一个这样的平台,然后做一个论坛,其实方向也就这样的,比如做一个论坛,大家都在发一发,贴贴东西,然后大家评论一下这样子。然后另外做一个刊物,民刊,就是希望这样。

凤凰网文化:现在那个刊物还在发?

苏非殊: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中断了,计划再把它往下做。

凤凰网文化:您“物”主义团体大概有多少?

苏非殊:也不是很严格地说什么团体,不是这样。其实最早就是,比如大家在论坛上玩的一些人,其实上次我选了一个作品,我们学了50人,他之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

物学院就是诗歌文字之外的行为艺术

凤凰网文化:他们有人说你做这个物学院也像一种行为艺术,包括你之前论斤卖诗,或者是什么。

苏非殊:这块是最早期做的多,我想应该也差不多从2002年左右,做了相关的一些,就是诗歌跨界的。因为当时说法就是,它不只是沉浸在文字上面的,其实我们如果熟练一点,就是可能诗意本身就是诗的东西,就是不只是在文字里,是要把它带出文字之外,所以有一些行为的,包括装置的,还有一些相关的,就是跟其他艺术的那种跨界的,做了很多相关的这样一些东西。

凤凰网文化:然后你被警察带走,再被人保出来是吗?

苏非殊:没有,那是拘留,当时拘留就10天,关了10天这样子。也没有保,不保,因为他没有给你,所以你只能拘留15天。

凤凰网文化:他们不是说如果没有人的话,会很惨在里面,然后你被人保出来。

苏非殊:其实也不是保出来,因为当时说关十天,也不叫保出来,因为他最多15天,拘留最多15天,之前就是我在里面,就那一个管教。他认识黄龙云,他年轻的时候是歌手,他跟黄龙云认识,因为我进去可能他们都知道,包括那些警察都知道,然后他就跟那帮,否则你要不认识,他的管教,我进去他就跟那帮人说,说这个人跟你们不一样的,你们要不就偷自行车、要不就吸毒,他就写诗,所以基本上在没有受到那个。因为他们有时候叫那帮人去干活,我就跟管教在旁边聊天、抽烟,就是这样子。所以还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艺术这样一些东西,等到我后来出来以后,我还跟黄龙云聊过那个,我说什么时候请他吃饭,到现在也没实现。

凤凰网文化:然后从那之后你就再也没做过行为艺术?

苏非殊:没有,挺多的,从那之后还做了好几个,做的那个论斤卖,其实是2007年做的,包括还有后来被骂的最惨的,就是做10个拍卖那个事情,主要是我组织,也是跟朋友合作这么一个拍卖公司这样子。

凤凰网文化:10个拍卖是拍卖你自己的还是物主义?

苏非殊:不是,当时是国内的很多诗人,当时有一百个诗人的作品,就纸制的产品,就他手写的。

凤凰网文化:然后就是拍卖了?

苏非殊:专门做了一场,专场,是在家家悦中心,就专门有个拍卖场所,有好多场,当代艺术的,佛像专场。后来也做了不少,其实还有做了一些,反正也很多相关的作品,本来说明年在北京做一个十周年回顾展。

凤凰网文化:然后会做行为艺术吗?

苏非殊:之后啊,现在其实因为这种,有时候我觉得应该还会有一些,因为本来想之前做的一个概念叫诗工厂,在北京,诗工厂,然后做了一些。其实我最早一直挺纠结这个事情,就是说一块儿是这块,我想做这样的东西,又想把那一块儿再往前推,到现在还比较纠结,因为你又不可能两方面都接触。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苏非殊 端午节 终南山 隐居者 凤凰网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