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端午节的历史与风俗详考

2013年06月08日 13:05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黄震云

“端午节”考

端午历来被认为是恶日,不详之日。原因是五月已经是夏天,阴阳气息交会,容易损伤脾肺,又虫蛇尽出,因此必须注意养生;出于人文的因素,五月南方有取毒物制蛊伤人作为,俗以端午出生的孩子妨害父母,像孟尝君端午生,因此曾被要求遗弃。也因此就有了食黍、浴兰、挂艾叶、系五彩、饮药酒、不放逐贤臣等习俗。殷商、西周以来作为礼制,具有国家意志性质。

战国以后,由于端午习俗的必要性,国家意志转化为民俗。演化为多种形式,如食角黍、浴兰、竞渡等。北周时期,端午日黄河清五百里,分别被北周和隋朝统治者看成是谶纬,如河图洛书,因此五月五日开始成为大喜吉祥的日子。期间齐后主、唐代宗皆为端午出生,因此端午成为大吉大利的日子得到确认。屈原是伏清流死直的逐臣,因此从汉代以后为人们所纪念,对应习俗和隋朝瑞兆,成为端午纪念的名人,竞渡也因此与屈原有关。因为端午的反复变化,节日的热闹繁华,纪念屈原的情怀,因此引起诗人的诗兴,端午文学因此产生。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当代法定的国家节日,还是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之一。但是端午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如竞渡、角黍(粽子)、兰浴等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又怎么会联系到屈原?这些看上去不搭界的习俗为什么集中在五月五日?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涵?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似乎人们并不热心深究。著名学者闻一多20世纪30年代曾经写过《端午考》一文,[1]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也是传统的儿童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还认为与宫廷贞操验证等有密切的关系,学界认为离题太远。闻一多的《端午考》和1942年1月开始演出的郭沫若的剧本《屈原》[2]在创意上很相似,倡导民族赤子之心,都是为了抗战的需要,用心不在端午本身,不宜深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3]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条要求“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定端午节节日习俗的由来、变化和内涵。

一、端午食用角黍习俗。《仪礼》、《礼记》、《周礼》是西周以来三本关于礼的书,因此中国也称礼仪之邦。在《礼记》的月令记载,每年五月要给王进献黍,在礼制上属于蒸尝礼的范畴,所谓蒸尝就是将时令的和好的食品进献给祖宗、鬼神和君王。那么黍就是仲夏尝蒸之物了。按照《仪礼》的记载,吃法是饎,饎就是做成熟食,放在鼎中,加上水来煮,因为黍的颗粒很小,所以只能做成饼快或者蒸制。[4]

晋朝周处写有《风土记》一书,里边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5]就是说在仲夏端午这一天,煮鸭子和角黍吃,角黍就是粽子。黍的颗粒很小,又叫黍谷,不好单吃,所以要做成团块。说明至少晋朝,就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了。《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引用《尚书》中有葛伯仇饷一词[6],说商汤时期葛伯抢了农民的黍肉饷,还把农民杀了。所谓黍肉饷就是黍做成的熟食,也就是角黍的前身。所以食用粽子的习俗应该非常古老,从尧舜时代就已经相对存在,殷商时也很广泛。这大概是目前我们知道最早的关于吃粽子的习俗了。

为什么要在端午吃角黍,不吃别的,是古人出于对自然节气和人体关系的认识。古人认为,仲夏端午自然气息不利于人的身体,特别伤肺,而黍主肺,因此食黍可以安肺,当然食黍过量也会引起肺阴,产生毛病。[7],因此仲夏要“祭先肺”,君主行尝黍礼(《礼记·月令》[8])。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9]记载是夏至节日食粽,以新竹为筒蒸粽,则与古今都不同,说明当时民间吃粽子时间上有差别。当时吃的粽子相当于用竹筒蒸熟的黍饭。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端午节 屈原 198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