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节日 > 正文
中华传统节日PK舶来洋节日

2011年03月27日 11:04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庄华峰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刻,我们理应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风东渐,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很快席卷神州大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轻一代,过洋节已成为一种时尚,吃蛋糕、送玫瑰的现象司空见惯。更多的人认为这是时代的潮流、社会进步的表现,不然,就会被笑为“老土”,成为落伍者。最近几年来,除了春节,人们大都热衷于过西方的洋节日,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遭遇“寒流”,倍受冷落,即便是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春节给人们的感觉也是年味越来越淡。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已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悲哀。

 
    1.中国传统节日为何受到冷落
 
    传统节日的“边缘化”,传统文化的受到冲击,西方节日的被追捧,究其实质,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密切相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第一,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产生在农业文明时期,如春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农业文明的社会里,为了放松和调节生活节奏,人们往往会暂停手中的农活儿,腾出时间来过节。现代城市生活早已打破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节日赖于存在的土壤发生了改变。
 
    第二,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迅速传递,冲击了人们封闭的传统观念,甚至出现了观念上“破旧”和行动上“立新”之间的矛盾,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难免要打折扣。传统节日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端午祭龙、中秋祭月等。进入现代社会,新的文化和思潮大量涌入人们的视野和心灵,很多时候,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文化渊源被现代人盲目地视为迷信,构成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和仪式以及人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理体验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淡漠。
 
    第三,中国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同时受到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所以一般以家庭为基准形成闭合空间。进而言之,中国人的思维也以家庭为中心,以联络感情为主题,是相对封闭和狭隘的。传统节日可以看作是家人团聚的符号,主要是强化血缘关系,但往往把非血缘的他人拒之门外。
 
    第四,传统节日载体单一。中国传统节日虽然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挖掘尚且不够,载体过于单一,形式没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缺乏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又多停留在物质消费上,轻视精神交流。比如春节看“电视晚会”,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种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形式单一、呆板,没有新意,对于很多人来说反倒是一种负担。
 
    2.洋节日为何受到青睐
 
    西方洋节日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洋节日没有固定的模式,且经过这些年在中国的传播改造已带上了某些中国特色,于是便具有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具有新奇、刺激、温馨、浪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比如迷人的圣诞节,人们能够沉醉于平安夜,互相祈祷一生平安。
 
    第二,商家和媒体的大肆炒作。在国外强势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假日经济成为近年来国内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商家和媒体看中了“洋节”的市场与时尚,展开宣传攻势,引领了民众对节日的消费潮流,使得洋节日能在中国“一火再火”。当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便瞄准了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这些新兴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洋节日为人际交流提供了媒介,适应了当今中国社会群体的需求。西方节日超出了家庭范围,是人际交流的产物,它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适应了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同,这是人们社会心理行为的一种自我选择。
 
    3.关于东西方节日文化碰撞的思考
 
    首先,针对国人对待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的不同态度,我们理应辩证地加以看待。
 
    第一,过洋节是一种对现实压力的释放,不是文化侵略。洋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好比蛋糕与寿桃,喜欢哪一种应该视个人口味而定。无论选择哪个节日,最重要的是在热热闹闹中交流亲情、友情、爱情,释放现代生活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日益趋同,洋节日对于年轻人而言,文化意味算不上很浓,并不构成文化侵略,不应该把洋节日看成洪水猛兽。
 
    第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尊重洋风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王子查尔斯也曾向当地华人祝贺中国春节,并有许多西方家庭欢庆这一节日。对洋节日的热衷,体现了我们对洋风俗的尊重。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也曾广泛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集众长于一身,使得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因此,我们现在也要敢于接受外来优秀文化,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节日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圣诞节惊人的消费,盲目的攀比;愚人节夸张的玩笑,肆意的捉弄,使本是快乐的节日变成了生活的负担和累赘,甚至引起人们之间的误会。因此,对洋节日不可过分狂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清明节 传统 文化 节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