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国学走向世界需转换话语习惯 更生活化
3.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当代,国学如果只是在中国境内“热”,哪怕已超出了学界范围,恐怕也还不能说是复兴了;我认为,只有在国学真正成为世界学术界显学之一时,才能算是“热”了,也才能说是复兴了。国学必须走出去,因为我们自信“中国特有的哲学智慧”可以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可以为世界走向和谐作出贡献。因此在研究和普及国学的过程中,无可回避的几个关系到世界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便提到我们面前:
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为了保障人类生活得幸福,经济发展需要怎样的速度?
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民族化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与此相关的是,人类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富足应该是怎样的“比例”?
自然科学发展的速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速度如何相称?制度(包括法律)作用于社会的力度和道德力量如何协调?
遍及全球的价值混乱、环境恶化、恃强凌弱,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不安、国际冲突不断等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国学研究的成果怎样才能转化为促使世界安宁的力量,人类怎样才能幸福?
国学的研究一向基本着眼于中华民族自身的现在和未来,所以对这类问题很少涉及,而它一旦与世界其他一些文化相遇,就不能仅限于自我介绍、一般论说,必须针对当代世界的种种危机做出我们的回答。
4.国学要走向世界,还有一个话语习惯转换的问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表述方式、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有时相差还比较大。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看外国人的著作(原文的和翻译的)远远多于外国人看中国人的著作,欧美之不关心、不理解中华文化尤其严重,因此或许中国人看外国叙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比较习惯了,而对方则尚未习惯我们的话语。这虽然是思想表达问题,并不完全涉及文化的内涵,但是却是这些年来中外交流中时时遇到、迄今还没解决的难题。人们常说中国学术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太小,这除了政治、历史的等原因外,话语习惯隔膜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须知,愿意接受“喜闻乐见”形式的表达,是人类的共性。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面所提到的“小学”是国学各个领域都必须具备的。如果说国学一些内涵的生活化需要相关内容进入学校体系,那么,在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则应该把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以及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运用列为必修。这样,再过二三十年,国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在掌握研究的“工具”方面可以登上一层楼,从而对经典诠释的准确和开掘的深度必有巨大的提高。
《国学》五岁,于其“华诞”本应只说些恭喜恭喜之类的话,我却说了一堆前方的坎坷甚或泥泞,这并非担忧它的命运多舛,而是期望它眼界再宽些,想得更远些,和众多作者、学者、支持者一道,在未来,至少在今后五年做出更大的成绩。我对国学和《国学》是有信心的。
*我家乡的俗语说庆祝生日,“大人一顿饭,小孩一个蛋”,这里即取此意。
1
2
|
相关专题: 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论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