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嬴政显然属于那种被称为‘支配型人格’的领导者,特点就是充满锐意进取的激情,却不容易与人相处。从他的身上,人们分明可以看到一种创业者所特有的激情,这种激情感染了他指挥下的秦国军队,也正是这种激情让他成了一个孜孜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在用十年的时间统一六国后,又用了十年建立规范与秩序,让这些制度成为此后两千年间中国政治运行的样本。
本文节选自《中国历史的帝王术: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任浩之
两千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的历史终于以秦灭六国的结局而告终。但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却会发现,如果当时秦国的国君不是嬴政,或者其他六国的国君更加富有才干,这段历史都有可能被改写。虽然远处关中的秦国占有地理和农业上的优势,具备勇猛和尚武的传统,前几任长寿的秦王已经树立起法治精神,行政效率和决策能力也远胜过其他几国,但如果没有嬴政本人的决心和努力,秦国统一海内的大业也不会画上一个如此圆满的句号。
那时的嬴政是一位充满朝气与雄心的年轻君主。他踌躇满志地规划着未来统一帝国的蓝图,意志坚定,精力充沛,每天要用秤来称量出一定重量的文牍,不批阅完决不休息。这种精神似乎也感染了他的全部军队和整个国家,在一片蓬勃向上的气象里,嬴政一步步地完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每消灭一个国家,他都会在关中建起一座富有这个国家风格的宫殿建筑。当渭水之畔终于矗立起六座这样的建筑时,嬴政的雄心壮志终于变成了现实。
但这并不是嬴政事业的终点。扫平六国的功绩为他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激情,此后他致力于开疆拓土,修建长城与驰道,将中央的命令与自己的威仪远播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他力图建立一种足以沿袭万世的规范体系,希望后世的继承者们按照这套法则维持帝国的运行。虽然他建立的帝国仅仅承袭两世就被取代,但这套规范却沿袭了两千余年。直至今天,我们仍会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随处看到秦始皇留下的若隐若现的痕迹。
能够创下这样前无古人的功业,嬴政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日益膨胀。他开始做一系列规划,打算让整个帝国都按照他的安排运转,以营造出一个新王朝的气象。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他认为周朝属于火德,既然秦朝取代了周朝,就应该取能够克服火德的水德。于是秦朝尚水,衣服、旗子都尚黑色,又由于水属阴性,他就把所有的法律规定都设置得十分严酷苛刻,认为这样就是顺应了天意的安排。他却想不到这样会引起人们的反抗,终于丢掉了这个王朝的“天命”。
为了显示皇帝与其他人的区别,嬴政还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指示。比如皇帝下的命令称为“诏书”,皇帝可以自称为“朕”,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权力。
形式上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还要考虑治理王朝的具体办法。从前周天子实行的是分封制,每个国君治理的国土面积都有限,天子直接统治下的土地也没有多大,如今突然要面对这么一片庞大的土地,大臣们就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实行分封制的问题争论了起来。有人认为应该把关东六国的土地都分给皇子们去统治,但李斯提出反对意见,说周王朝以前把土地都分封出去,但日子久了以后,那些分出去的子弟和亲属们感情逐渐淡漠,最后居然到了像仇人一样互相攻打的地步,而且谁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使得天子权威荡然无存。所以他建议实行郡县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秦始皇很赞同他的意见,下令实行了很彻底的郡县制。但后来秦末动乱,中央的命令根本无法在地方上得到执行,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这种现象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警惕,他认为假如当初秦朝将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使相互之间都有呼应照顾,秦国根本不会这么快灭亡。于是他就把国土分封给刘姓子弟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让江山永固,但没想到等他去世后,中央也没办法控制地方诸王,终于还是引起了叛乱。在后来的王朝中,分封制和封王权力的大小成为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封建王朝中央集权措施的逐步加强,这种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渐渐得到了解决。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秦王朝对于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也让整个帝国有了严密规整的气象。在群雄并立的岁月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因地方差异而受到了很大限制:北方人看不懂南方人写的书信公告;从黄河中游走到黄河下游,一路上兑换不同货币的比率已经换了几回;东南西北各处的尺寸斤两都不一样,做生意时遇到的麻烦可想而知。而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都实行了中央的统一标准之后,所有的困扰都迎刃而解,中央的法律文告可以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人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再有任何麻烦。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更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区之间原有的习惯性壁垒被打破,为中国后来的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秦始皇已经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他恣意挥霍着臣民的生命和自然资源,为自己树立起一个个权威的标志。六国虽然灭了,但人们的思想还没有统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除秦国之外的六国史书全部销毁,民间所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统统烧掉,有敢于聚集在一起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借古讽今的满门抄斩。命令下达之后三十天仍然不烧书的,就发配到边疆去做苦力。他认为这样一来,民间只剩下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实用书籍,不会再有什么书可以蛊惑民众了。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叛乱,天下的兵器被收集起来,统一熔化铸造成十二座金属人像,矗立在咸阳的宫殿里。当初每灭掉一个诸侯国,嬴政都要按照该国的建筑风格修建一座宫殿,摆放着掠来的钟鼓乐器,作为纪功的标志。咸阳的宫室园林越修建越广阔华丽,宫殿间有天桥和长廊相互连接,绵延入云,恍若人间仙境。但与此相伴而来的,却是民众们无休止的劳役与苦难:几十万人被征发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数不清的人倒在修长城的工地上,原关东六国的十二万户富豪被迁往咸阳居住,还有许多人被迁徙到新开辟和设立的边境地区。在这些措施中,有的确实起到了巩固和稳定政权的作用,但更多的只是为满足嬴政个人的虚荣心。他把整个国家都当做随意支配的私产,为日后更严重的倒行逆施和秦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在后人看来,虽然秦始皇的暴虐让人无法容忍,但他也绝不只是一个仅会享乐的暴君,而是一个野心和功业同样登峰造极的豪杰。统一六国后,他奠定了中国疆域扩展的方向,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不知道多少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同时小心翼翼地吸取着他留下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