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 王道深度 > 正文

王道理想的内在尺度

2011年04月18日 17:54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张美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心”是孟子哲学的基点,而“性”则是“心”在内容上的展开,同时,“性”也是“思”(“心之官”)的具体对象,“性”与“天命”的结合,赋予“性”以“超越义和普遍化倾向”,“性之天”重在超越,“性之命”重在普遍。

本文摘自 张美宏:《孟子王道理想的心性向度》

《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心”是孟子哲学的基点,而“性”则是“心”在内容上的展开,同时,“性”也是“思”(“心之官”)的具体对象;关于“命”,徐复观先生曾指出,“能使人感觉到,自己的性,是由天所命,与天有内在的关联⋯⋯只有在‘天命之谓性’的这一观念之下,人的精神,才能在现实中生稳根,而不会成为向上漂浮,或向下沉沦的‘无常’之物”。徐先生言之有理,无疑,“性”与“天命”的结合,赋予“性”以“超越义和普遍化倾向”,“性之天”重在超越,“性之命”重在普遍。

既然“存心”在孟子那儿是通过“反求诸己”的方法实现的,而且,“性”又是“心之官”的具体对象,那么“性”所具有的超越性倾向和普遍化特征则必须通过精细的体察才能被显现出来。惟有如此,一方面可以坚固和加强“心”所具有的“思”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够使“性”在“心”的关切下得以彰显。“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子注曰:“动心忍性,谓竦动其心,坚忍其性也。”(《孟子·告子章句下》)朱子所言极是,只有在“心”之惊动而又不为耳目之欲所动之际方可见“性”之“忍”,因此,“动心”的结果便是坚固其“性”,造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从而使人在精神上更自由地反求诸“外王之道”(仁政)。

《礼记·哀公问》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这段关于为政之道的叙说尤其高扬作为“为政”主体的君的主体性,王道仁政之于君意味着“尽道”“正命”,换言之,只有国君尽其当尽之道,王道仁政才有可能达致。而且,尽道不是在一种外在的强制环境下实现的,而恰恰相反,它是基于内在的心性,并由国君自觉进行的。“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孟子·离娄上》)。一方面,孟子是说,天下如果有道,王道仁政得以真正实施,则“小德”听从“大德”,“小贤”听从“大贤”;另一方面,如果王道仁政得以真正实施,那么作为“为政”主体的国君必然是“大德”“大贤”之辈,其所作所为在缘起上则必定由其心性而发,行其所当然。

孟子所说的人性,其主旨是由“人禽之别”的论题引申而出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人性特指人所本有之“性”,它是立足于作为人意味着什么的追问而揭示人之为人的道理,也就是揭示人高明于禽兽之处。舜明查万物群生,自觉到人能够由纯粹的仁义原本出发在人伦日用之间尽其当尽之道,而并不是因迫于外在的感官欲求不得不“行仁义”,所以,舜据此能够全心全意地反求诸“外王之道”。关于王道理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实施,孟子曾经给梁惠王有过精辟的讽喻: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以战事喻解王意,指出梁惠王政弊所在,梁惠王虽然有移民转粟的“善政”,但其不能摆脱功利之心,只是由外在的欲望着手的,因为王好战,所以其“善政”是有条件的,即在于民人的增加以充实战事,其“善政”只是有条件的行仁义,而不是由仁义出发无条件的仁政,不能“正其道”;所以,其好战残民与别国没有什么区别,以这种方式来与他国争相吸纳移动之民,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则王道仁政得以施行,所以,道存于身,身道合一;相反,天下无道,王道仁政被屈曲而不得以施行,则人人都应该全身心地践履各自当尽之道,甚至不恤血肉之躯而去“殉道”。由此可见,无论“有道”,也无论“无道”,王道始终是国君政治意向中的唯一选择;同时,这一意向必须基于“心”并以“性”为指向,而不能以外在的耳目之欲为其宰制,这样,王道在国君的政治生活中“不可须臾离也”。当然,“殉道”只能是为了“存道”,它并不是“临危一死报君王”,更不是一种自我残害,否则,便是死于非命。“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尽心上》)。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孟子赋予王道理想以“性”的外延,使得王道理想从形式上成为“心之官”(“思”)唯一而必然的皈依之地,进而完成由“反求诸己”向反求诸“外王之道”跨越的理论构想。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王道 尺度 性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