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作家高建群追忆挚友路遥:他最大的不足就是欲望太多

2012年11月16日 19:45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高建群

《人生》男主角名字源自苏联宇航员

我和路遥在感情上是兄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们之间的感情像最亲密的兄弟那样心心相印。同样的两个孤独的旅行者遇到了一起,我们进行着关于人生和生命问题的谈话,我们都在那一刻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本该,我们都期待着,推心置腹的时期的到来。但是,这种可能已经没有了。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人类中的一分子消失了,这同时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丧钟在为他而鸣的同时,也就是为我而鸣。我在接到噩耗的那一刻,立刻被一种强大的打击力量击倒了,胸膛里填满了悲怆。我用“物失其类,不胜悲戚”这句话作为我的唁文,发在建国路71号。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除了生活中必须说的以外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感到痛苦。他的年龄和他的事业正在如日中天的时辰,他不该就这么撒手长去的。路遥的猝死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我痛切地意识到命运之神的冷酷和残酷,意识到生命力的如此虚弱和脆弱,意识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我们说话的片刻就有理由成为一撮烟灰,意识到墓碑上一个时间概念和一个时期概念之间那一道横杠,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划上去的。尽管前人早就告诉我们,既然你活着,你就永远处在死亡的威胁中,而最终的胜利者是死亡而不是你,这是人类的悲剧中有力反抗但无力解决的悲剧,是根本意义上的悲剧。但是,我的朋友路遥,他是不是死的过早了点,过于急促了点。记得我小的时候,世界上流行脑膜炎,不时有一个街坊邻居的孩子死去,那时,我整日惶惑,羡慕地望着身边那些长寿者和寿终正寝者,我想他们能活到那一把年龄,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业绩,本身就值得令人眼馋。这一段日子,当年的那种对命运的不信任感,感觉到自己像一棵风中小草一样的孤独无靠的心理,又重新控制了我。我常想自杀,以此来反抗死亡,改变和蔑视死亡。

60年代初期,人类对空间的征服史上,发生过一件大事,有个叫加加林的苏联少校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这天晚上,在荒凉而贫瘠的陕北高原上,在一个县城中学的操场上,站着一个叫王卫国的学生。饥饿的他,卑微的他,泪流满面地望着夜空,望着月亮,他在一瞬间意识到了他和他的父老乡亲们生活的全部悲剧性,他在这一刻产生了走出黄土地,走向大世界的勃勃野心。许多年后,他在他的引起强烈轰动效应的,被日本评论家称为“青春与激情的悲剧”(路遥认为这是对《人生》中肯的评价)的中篇小说《人生》中,将他的理想人物命名为“高加林”。他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梦想,和对这块土地的祝福。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高建群 挚友 友路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