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1理想国看点

2011年08月24日 17:22
来源:凤凰网文化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B1人文空间

主题: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在哪里?

嘉宾主持:杨东平

嘉宾:朱永新、梁晓燕

时间:9月10日14:00-16:00

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地下二层

13岁女生因家里无钱缴纳择校费自杀;最后的代课教师,被打发时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卢安克,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义务支教十多年,因社会对他的关注超出了他的承担能力而把博客关闭;南科大事件的沸沸扬扬、云里雾里……

都说教育是一国的立国之本,而现实是多年来的呼吁、争议,似没多少改变这一“沉疴”,更有人调侃,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到底在哪里?

此次沙龙的三位嘉宾,杨东平先生多年来思考和呼吁“教育公平”;朱永新先生,在许多场合一直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梁晓燕女士,多年来坚持不懈,组织和发起民间公益行动,支援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看他们对中国教育现状都有哪些观察和省思。

B2人文空间

主题:故事该如何说下去?

嘉宾主持:史航

嘉宾:骆以军、葛亮

时间:9月10日19:00-21:00

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地下二层

骆以军,用四年的时间写出了《西夏旅馆》,期间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持续数月。葛亮说,要在纸上留下南京,于是有了《朱雀》。他们的共同点,套用骆以军的一段话:以小说为视窗,幅展疯狂躁郁之梦,倾城之梦,人命如刍狗悲凉之梦,生死疲劳之梦。

简单言之,他们都是写小说的。写小说,首先面临的是故事,故事在哪里,又如何讲。就像骆以军反复提到的一个词“经验匮乏”,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大量信息机械复制繁衍的时代,当代的小说家,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把故事写好?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这样一种尴尬-当我们遇到想表达对某事物的赞美、惊讶,“牛逼”“靠”可以脱口而出,但再问,可能就没了。

是的,故事,并不是小说家的专利,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B3人文空间

主题:底层关怀与中国乡村社会

嘉宾主持:张铁志

嘉宾:郭于华、熊培云

时间:9月11日14:00-16:00

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地下二层

一代代民工,如蚂蚁般,涌进城市。城市,空前繁荣,而他们的故乡,却在沦陷,空前荒凉。一年年,底层民众与政府的冲突事件激增,而这并不妨碍“农民最感幸福”“农民工最有安全感”这类幸福指数的出台。

底层民众的历史一直都无足轻重,如同水滴随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翻不起一点涟漪,留不下任何痕迹。郭于华老师的个人经历也让她更加肯定自己正在从事的20世纪下半期普通农民的口述历史工作是有意义的,她说,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人的历史应该被铭记,哪怕是普通人的历史。而熊培云,他关注底层和乡村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正在写关于中国乡村百年浮沉的书稿也不知是否完稿?来自台湾的嘉宾主持张铁志,在写时评文论之余,亲身参与社团、底层争权等实际行动,有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理想国 梁文道 天安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