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经过开幕首日的小低潮后,在刚过去的首个双休日,前来上海书展的作家和读者的情绪如同室外40摄氏度的高温一样火烫刘心武、朱天心、麦家、杨志军、六六一大批作家纷纷携新作轮番登台,为本届书展留下一个难忘的周末。
刘心武:不接受新《红楼梦》结尾
亮相本届书展,68岁的刘心武并不是又带来有关《红楼梦》的著作,而是带来一部由上海文艺社出版的回忆自己往昔的散文随笔书《命中相遇刘心武话里有画》。刘心武将自己所著有的书作类型比喻成四棵树,分别是小说、散文随笔、建筑评论和最负盛名的红学研究类,只是红学这棵大树遮蔽了其他三个树而已,此次出版《命中相遇》这本书就是想让读者了解另一个自己,我不只是研究红楼梦,在其他写作上也保持着发展。在与媒体的互动中,研究《红楼梦》已十多年的刘心武一出场,就被问到对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看法。刘心武坦言,自己虽然还没有看过新版红楼梦,但从网上已经看到了对电视剧
的许多争议和批评意见。《红楼梦》的经典在于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情节可以抛开,李少红导演在该剧的拍摄过程中过分听从了红学权威的意见。我觉得,电视剧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最后成为一出费解的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在《命中相遇》这本回忆录后,刘心武透露将重拾自己所擅长的红学研究领域,新书名现今定名为《红楼眼神》,自己将再次潜入红楼世界,挖掘独特的发现带给大家。
朱天文:阅读让我们更轻盈
作为一个难得来上海的台湾作家,朱天文的讲座签售着实吸引了一批文艺青年。讲座尚未开始,偌大的上海书展中心活动区早已站无虚席,就连场内的过往通道都被站满。当一身黑色小裙子,头发编成麻花辫绑在一边的朱天文出现在舞台上时,众人的欢呼声和掌
声早已将周围展台的背景音淹没。面对读者的热情,朱天文只是会心一笑,盛赞道:这样的场面好像一个摇滚巨星的粉丝聚会,现今的台湾,文学与这样的火爆似乎相距甚远。此次书展,上海译文社为朱天文出版了一套四部的系列作品勾勒出她三十年创作风貌的《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传说》、《炎夏之都》以及《世纪末的华丽》。这些作品有我16、17岁时写的青涩作品,也有近几年的作品。它们其实是两条线索,其一,它们纪录了我从80年代到90
年代的一连串心声,也展示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轨迹,相信读者能从书中发现我从最早的清纯到如今挣扎所走过的路,其二,也客观反映了台湾这20年的变化。朱天文所带来的讲座名为阅读,让我们更轻盈。对于这个命题,朱天文解释,生活中很多现实,像柴米油盐酱醋等小事,经常会让人老化,我们经常被这些物理的东西所牵绊,无法自由。所以当文学出现时,它就像小叮当的任意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虽然我们的样貌无法抵抗地心引力,但阅读能让我们的精神抵抗地心引力,所以使我们更轻盈。
在谈及自己的文学经历时,朱天文回忆说,年少时最喜爱读翻译小说,大学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系统梳理,近些年则受拉美文学的影响较大。她勉励年轻的读者朋友,每一个阶段会有在这一阶段想要读的书,从不同的书中可以汲取不同的养分。
杨志军:不去和《达芬奇密码》比
继《藏獒》系列图书之后,潜伏三年的杨志军带着重磅新作《伏藏》亮相本届上海书展。杨志军将写作《伏藏》称为一种冒险,因为他采用了时下很流行的悬疑手法,但他很怕有读者指责:你看,又一个严肃作家开始向市场、金钱妥协,开始哗众取宠了。有人把《伏藏》称为中国版的《达芬奇密码》,因为两者的结构颇有相似之处。对此,杨志军认为,自己的《伏藏》和《达芬奇密码》各有千秋,丹布朗笔下的所有人物都是破译密码的符号,男女主人公之间几乎没有爱情,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可《伏藏》里有现实人物的,用一种司空见惯的三角恋爱,来印证和重现历史上仓央嘉措的爱情,我想用现实来印证历史,又想用历史来说明现实,我一直想把现实和历史交融在一起,这一点是《达芬奇密码》不具备的。也就是说我笔下的人物是饱满的,有故事的。我不太希望读者把两者作比较。杨志军告诉记者,其实,只要读者耐心读下去,会发现在这样一个貌似通俗的悬疑故事背后有着沉重的主题和饱满的思想容量,我只是把它们装在了一个时尚的容器里而已,为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西藏。图为80后志愿者作家王萌萌与五十余位世博志愿者进行
交流。□记者张金桥摄影报道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