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显惠:越写越冷静,这是一个有意的追求

2012年04月14日 16:53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大伟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我是在写小说 可有些就是真人真事

南都:很多人在给你的作品归类的时候,说是底层文学、纪实文学,你自己怎么归?

杨显惠:底层文学是不恰当的,说纪实文学吧,是因为我这里边有一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事情。可是真实的事情,在我写的过程当中,它还是有细节的增加或者舍取,地点的变化、人物身份的变化,一丝不变的很少。现在的人们,有的把我归到纯文学里面,有的说我这是纪实文学,我也不辩白,你们愿意怎么领会就怎么领会去吧。我只认为我是在写小说。

我那每一篇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小说的因素我都具备,我是在写小说。可是有些小说我写的还就是真人真事,无非我把他生活的地点换了,你对不上号。有几篇是完全真实的。因为人家自己告诉我,我把我的这些事给你讲了,你要把我的真名真姓写出来。

南都:你的作品里面有哪些这样例子?

杨显惠:《定西孤儿院纪事》里边那篇《家长与院长》就是真的。我为什么要写真名真姓呢?因为这个孤儿院的院长,我觉得他做了个善事,他为孤儿们操了那么多心,我要让他的名字流传下去。

在《甘南纪事》里的《图美》,图美和他的酒吧是真实的。我给他做个广告,有些人看书了,会去到迭部,可能去他那儿喝茶。他以前是扎尕那拉桑寺里的和尚。上世纪80年代,他父母把他送去当和尚,到他二十几岁,向往欧洲,就偷渡到尼泊尔再到印度,在那边上免费的藏民学校,但因为水土不服总得病,后来就回来了,而跟他一起偷渡的几个最后都去了欧洲,在那边教藏文。

“50年代”是个黑匣子 现在还没打开

南都:这么多年创作下来,对于短篇小说你自己的体会是什么?

杨显惠:短篇小说就是要写好细节,简单来说,要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那你写两个人物,三个好细节就可以了。三个细节可以开头过渡到结尾,而两个人物则构成性格冲突,一个短篇就完整了。这也是传统小说的写法,现在可能不太讲究这个了。

南都:你还想写哪一类题材?

杨显惠: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要找80岁以上的农民,坐下来慢慢聊。但是我已没这个精力了,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了。年轻的作家们如果愿意下功夫,50年代是个黑匣子,现在还没打开。我那一年在甘肃的时候,有一个孤儿跟我讲,他们那地方有个人叫“老顽固”。他住得偏僻,家庭成分好,没有加入农业合作化,更没有加入人民公社。这个故事我很有兴趣,但可惜人已经死了。

南都:之前有报道说你《甘南纪事》没写完的部分今年冬天会出来?

杨显惠:今年我再去甘肃一趟,然后回来,争取把《甘南纪事》的后半部分完成,等到《甘南纪事》写完了,有精力的话就坐在家里把我知青那一段写一本书,但是知青这方面的书已经出得太多了,有没有你这一本没什么,有了这一本只是个人有那么一点想法,毕竟我当了十几年知青,应该写一本书,就看我精力够不够。像这样下功夫、围绕一个题材写一本书,《甘南纪事》可能是最后一本了。我的记忆力在下降,明年我就68岁了,我觉得我也该玩一玩了。

南都:“玩”是指玩什么?

杨显惠:前面的这一二十年总去甘肃,都带有功利性的,为了写作品就要跑那些地方。“玩”就是专门旅行,不带功利性、任务性的,和老婆专门出去玩。我最想的是夏季专门跑一趟东北,上一次长白山。还有新疆我也没去过。我的年龄大了,再不玩就来不及了。

南都:《甘南纪事》还有没写完的题材,那《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的材料都写完了么?

杨显惠:没有,我觉得一本书就够了,没必要再写了。所以我对别人的一本书写几百万字有点想不通,多大的一个主题要写几百万字?有一种新的思想产生再去写,否则尽管故事不同,主题相同了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为什么《夹边沟记事》这本书写了四十多万字我不想再写了,这是根本原因。我没有心思写了,实际上是在重复。你写了一个新的人物、新的故事,可是这个人物和故事写完以后,读者读了的感觉和读以前的文章的感觉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杨显惠 纪事 1986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