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诗凡)目前,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前后段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联展,而该画在康熙年间至清末这段时间的收藏去处却是一个谜。
近日,北京市印刷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徐理坦通过画上的印章推断出在此期间清中期著名书法家李宗瀚收藏过此画。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品,它的传承历史富有传奇色彩,顺治七年,当时的收藏者吴洪裕至死难舍,命家人将其“火殉”,是他的侄儿吴静庵将画作从大火中救了出来,可惜图已被烧成了两段。
较短的前端后被称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较长的后段仍被称为《富春山居图》,亦称《无用师卷》,保留了原画主体部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记者了解到,《富春山居图》烧断后,前半段经张范我卖给晚明清初著名徽州书画商人吴其贞,并命名为《剩山图》。
据了解,51.4厘米长的前段《剩山图》自浙江博物馆收藏后,展出次数屈指可数,此次赴台,保额更是高达1.5亿元。
636.9厘米长的后段《无用师卷》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展出一次都要休息3年,其价值已难估量,甚至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1996年,沈周背临的《富春山居图》都被拍出了880万元的高价。
据了解,1668年,吴其贞将该《剩山图》转让给扬州收藏家王廷宾。同治光绪年间,该图为江苏江阴陈氏秘藏。而在康熙年间到清末,该图的收藏去处一直是个谜。
近日,徐理坦经过研究发现,在这二百多年的收藏空白期内,清中期著名书法家李宗瀚收藏过该图,“即便没有收藏过,他至少也看过。”
徐理坦告诉记者,他在王羲之的字帖里发现有李宗瀚的圆印,而该圆印与《剩山图》右上角的“至宝”葫芦形朱文印非常相似。经过仔细比对,他发现两个印章的排列、篆刻风格基本一致,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据此,徐理坦推断该图李宗瀚曾经收藏过。
●专家说法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后晓荣介绍,书画文物是收藏的“大头”,考证书画的收藏传承讲究的是流传有序。而根据印章考证收藏人,真实可靠性非常强,基本能理清该文物经过哪些人之手。
后晓荣说,在私章盛行年代,人们收藏了自己喜爱的物件,为了表明自己曾经拥有过,会在物件上盖上自己的印章,做个标记。然而,正是他们的这种心态和行为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考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