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年轻快乐的叶培
永远年轻
小叶,这是很多好朋友对叶蓓的称呼。这个轻松可爱的称呼,很搭叶蓓。时光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一进门,叶蓓就仿佛一团跳跃的火苗,让整个房间热闹起来。或许是刚刚硕士毕业,叶蓓仍带着校园女孩般的快乐心态,精神饱满,毫不做作。
2009年对叶蓓来说很重要。三年的校园生涯终于结束,叶蓓毕业了。对她来说,完成学业是她一个重要的心愿。当年还是学生的叶蓓唱响了中国校园民谣时代的辉煌,三年前,她又重新回到校园,继续沉淀、积累自己。
“前半个月,继续作战,只要有空,就写论文,写了好多好多好多,装订起来,足足一本。沉甸甸,很过瘾。别人说,找个枪手帮着写,我死活不干。答辩的现场,我紧张得要命。当最后回答完教授的问题时,集体通过。我的眼泪都快要出来。终于,努力在不断付出后,有了认可。”叶蓓回忆起当时忙碌,还是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更不用说,在忙于毕业论文的同时,她还要为自己的毕业音乐会事事亲力亲为,以便为自己的校园人生划下一个最圆满的句点。
“要得多,当然要付出的多。这我自己很清楚。”执着于学业的完结,是叶蓓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是她人生的一种选择。保持学习的动力,怀抱更专业钻研的野心,叶蓓对自己的锻炼是一种不经意的选择。“做有理想的事,无论多累,都是幸福。”这种人生的选择也让她始终保持着属于校园的那份单纯,也使他在纷乱的娱乐圈中远离着浮华,永远呈现着那份让人感动的、年轻的心态。
永远在路上
或许保持年轻的另一个诀窍,是让自己多出门,永远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四处观望。
叶蓓爱玩,爱旅行。走出去,去看希腊的蔚蓝,去看西班牙的斑斓,去看西藏的宁静,去看以色列的红海。“在路上,打开自己的心,去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去领略不同风景的感触。”叶蓓钟爱的旅行方式是小团伙式的——“不要报团,那很可怕。你的行程完全被规划好,没法玩。”二三个人,随身携带一台相机,随时出发,随时记录下感动她的风景细节,这就是叶蓓的方式。零碎的文字和照片归纳慢慢累积出来,成果就是2009年另一件对叶蓓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是:出版一本旅行书——《远远的远》。
“旅行让你女人变得充满新鲜感。你要保持这种能力、这种好奇心。”翻开她的书,不仅仅能看到世界各处的风景,更让人感动的,是叶蓓那爽朗外表下更细腻的心。可爱的叶蓓有时候会带上自己的枕头去旅行,“有了枕头还像回事,要不,环境一换又要搞不定自己。”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旅行途中的体贴提醒。
永远保持爱的感动
自称为公众人物之后,叶蓓一直对各类慈善活动保持巨大的热情。“96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参加慈善活动了。”那时候的叶蓓,还是一个学生。一直到现在,各种扶贫活动、慈善义演、儿童助学活动、各种健康基金……叶蓓参加了无数。“我需要多一点的这种感受。”保持这种爱的感受能力,是叶蓓始终坚持的。
在09年叶蓓的毕业演唱会上,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1帮1”项目的代言人,借助这个音乐会平台,叶蓓也是不遗余力的在各个环节实践和推广“1帮1”的慈善理念。在此前的草莓音乐节上,叶蓓还准备了爱心版唱片及音乐会门票进行慈善义卖,全力向大家传递慈善精神。“慈善让自己的心灵更坚定、更壮大。也更能带给我艺术的感染力和创作力。”这是最简单的观念,也是最有力量的观念。
二.对话乐活家叶蓓
记者:你刚推出的新书是讲旅行的,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旅行目的地?
叶蓓:我喜欢去文化上比较新鲜的地方。比如西藏啊、以色列啊,还有特别异域化的希腊等。就是自己完全没经历过的地方。去体验不一样的东西。我旅行的时候很少会很多人一起,都是很少的人,两个人比较多。一大堆人变成旅游团了。没法玩。
记者:会拍照?拍照一般会关注哪些风景?
叶蓓:一般到那儿我就不错眼珠,尽可能让风景把视线包围。我会拍照,我觉得吧,一是我得把这地儿拍下来,二是我会拍下一些让我感动或有感触的细节。以后再看,就会想起你旅途中的那些好的、坏的、忧伤的、快乐的种种心情。
记者:旅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叶蓓:我每年到不同的地方玩,一些景色和场景经常会记录在我的作品里面,所以其实有时候旅行会积累很多灵感,这对创作者来说是最好的一点。
记者:你的身体是不是一直都特好?是锻炼的比较多?
叶蓓:我身体素质一直不错。打小就爱运动。从小学开始就参加学校的跳远、长跑。最近我喜欢上网球了。以前也打过,但没坚持下来,最近又爱上了。我觉得就是个缘分,缘分到了,就自动去干这事了。
记者:你擅长的运动是哪些?
叶蓓:我做挺多运动的,羽毛球、游泳,跑步。有氧运动特别多。要说我擅长的运动,其实球类的我都行。就是那种竞技型的、有对手的,主要是考察反应力的,我运动方面反应挺快的。
记者:听说你瑜伽练的很好?
叶蓓:瑜伽是2003年03年开始练。基本保持了一星期两次的频率。练瑜伽就是一个征服自己的过程,因为我练的是42度高温瑜珈,刚开始练的时候就是折磨自己。后来慢慢坚持下来,就练出来了,很多很难的动作都没问题。
记者:你自己的健康习惯中有什么诀窍?
叶蓓:要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少吃油。烤的东西别吃太多。另外定期运动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
记者:你是一个较真的人吗?
叶蓓:我分事儿。有些事就会特别较劲。比如音乐,我就会较真。这是有质量要求的。我去年的毕业演唱会,大大小小所有事情我亲力亲为。像这种“MADE IN 叶蓓”的我会较真。我觉得,这个是我有能力去表达的,我会表达得尽量漂亮。一般人都知道,唱歌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专业,对我来说,音乐是我一直热情度很高的东西。如果这个不认真做,那就不对了。除了这个,我都比较懒散。生活中随意就行。我的生活态度就是越随性越开心。
记者:你一直对慈善非常关注,参加的活动也很多。
叶蓓:我最早参与慈善活动是96年。那会我还是个学生,当然已经开始唱歌了。我觉得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保持对慈善很高的关注度,包括各方面也都会来找我,我也都会答应。这是一个一拍即合的东西。我喜欢自己多参加慈善活动。我需要多一点的这种感受,我也希望能看到现实中的现象,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刺激我对慈善的反应。慈善的心态是需要事件去刺激的。比如你想影响更多人,那是没法控制的事情。而让自己受点刺激,这是能把握的事儿。这能帮助你始终保持这种慈悲心。
记者:慈善活动中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叶蓓:每次参加都能触动我。像那种助学、扶贫等等。这用文字没什么说服力。那种触动对你的心灵有很大的刺激。是你平时想象不到的。它不像旅行,去了很多国家之后,新鲜度没有预想的那么够味。比如扶贫,每次你都会觉得母性大发。你太想迅速去融入,多给他们一些温暖。
记者:参加慈善活动,让你有什么收获?
叶蓓:让自己的心灵更坚定、更壮大。我一直觉得慈善这是挺了不起的事儿,我自己去做,我自己也挺尊重做这种事的叶蓓。做了,会让我内心不胆怯。这种无私的举动,会有强悍的东西在里面。而且,慈善对我的艺术创作也有帮助。这是一个互补。一般都说做慈善是一种单纯的奉献,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获得。慈善中收获到的那种正面的能量,会把你左右徘徊、彷徨无助等等负面的东西都吃掉。
记者: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你怎么解决?
叶蓓:一般来说,我负面情绪特别少。压力,对我,是陌生的,是稀客。我想生活应该这样吧,各种感受,都应该用拥抱的态度。比如被某一件事情打击到的时候,我自己的感觉是,先得想明白。其次我会借助一些有关佛教的书得到帮助。信仰比较有高度。看佛教的书,你会得到一个慈悲心很强的视角,这会让我站在比较高的高度。你看待那些负面情绪,会让你比较快的走出来。这就不是一般人讲的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那种层次比较浅。
记者:你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叶蓓:我一看到人就特高兴。我总觉得,我要高兴,我要HAPPY。我没有刻意让自己这样儿,但有很多很高兴的事儿。每天都有很多。高兴的频率特别多。你说让我举例?哎呀,太多了,我都想不出太特别的。真的特多。比如买一便宜货我就会乐半天,觉得简直是太棒了。
记者:怎么达到这种一直快乐的心态?
叶蓓:我是通过特别简单的方法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方式。比如说我要买一有天窗的车,这会让我出门的时候心情特好。比如我穿衣服不张扬,但质量和质感又要好。比如最家常的饭菜,我就尝出最满足的幸福感。我希望自己能这样,就是让人羡慕你,又不让人觉得你特得瑟。这可能跟我天生的性格有关,这都是条件反射,我没刻意去培养。我觉得,每个人都要维护好自己这种乐观的源泉。
记者:想象过自己老了会是什么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