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CIFF8实验短片邀请展:捉影与造像

2011年10月31日 14:2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炭叹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行为性”则更易理解,它通常也带有“表演性”。60年代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偶发艺术和行为艺术,而且因为白南准所属的激浪派也推崇表演艺术,那时产生的录像艺术也就沾染了非常明显的“行为性”。早期很多录像艺术作家如布鲁斯?瑙曼(BruceNauman)、威廉·韦格曼(WilliamWegman)等,都是直接记录自己的行为艺术作为录像作品。

袁晓舫的《金鸡独立》其实也可以说是个行为艺术作品。而李凝的《肢体游击队MV》则比单纯的行为录像更进一步,综合了肢体表演和纪录片、剧情片,表现了他率领的着名的“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在舞台和生活中的上天入地、翻江倒海。丰江舟+张琳的《后宫》是他们共同的“四分律媒体工作室”的最新媒体剧场力作,其行为、表演成分又披上了科技的华服,表现了一对男女在三维图形、互动影像(动作捕捉)、建筑投影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纠结与恐慌。虚拟影像已经可以和人类一起,作为舞台上的主角。

以上粗浅的分类仅为个人论点,希望以这种方式加深观众对这些优秀的影像作品的理解。末了,又想起今年6月看到的一封李凝写给CIFF组委会的建议信:他认为按照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这“老三类”来进行选片的“游戏规则”已落后于时代,因为越来越多的作品已混合了剧情、纪录与实验,无法被简单归类。这的确是整个独立影像面貌的大势所趋。因此,这次把实验单元再细分为实验电影、录像艺术相信也会引起一片争议。个人拙见是:艺术史就是在不断地分类和解构中向前推进的,如果完全没有理论框架,也刺激不了艺术家们反叛的精神。所以,这次的“实验短片邀请展”是在美学上对中国的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的一次尝试性梳理,希望激发起同好的建议、意见甚至批判——这样的影展才符合“实验影像”的“实验”本质。

希望往后的中国独立影像,不管是剧情片、纪录片,还是影像艺术,都继续实验下去,让理论家们继续在思维和创意的火花中炫目。在这样的激情下,在中国独立影像活动中走得最久的CIFF也不仅是影像作品的大本营,更是导演和艺术家们的“灵感工厂”。

(炭叹,实验电影人,CIFF8特邀策展人)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影像 造像 时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