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鲁迅并非“嫉洋如仇” 辞谢诺奖提名拒绝“优待”

2012年10月09日 10:45
来源:时代周报

正是为了使中国人不致从“世界人”中被挤出,所以他主张中国人应该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要抱残守缺,去宣扬“国粹”。他在致台静农信中嘲笑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事,也是这层意思。

我没有看过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一时也无法找到,因此对该书本身的价值,无从置评。但若说鲁迅讽刺以中国的学问去获得外国博士学位的做法是“嫉洋如仇”,却觉得怎么都说不通。鲁迅因反对“国粹主义”,而长期受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攻击,说他崇洋、西化,又因在《青年必读书》的答卷中主张“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而被扣上“卖国”的罪名,怎么到了林行止先生的笔下,却变成了“嫉洋如仇”呢,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说鲁迅是“崇洋”“卖国”或者“嫉洋如仇”,都是一种空洞的政治咒语,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鲁迅的文化取向,早在他从事文学工作之初,就说得很明白。他在1907年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这种文化取向,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种好主张。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鲁迅全集 鲁迅书简 提名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