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缺乏敬畏恰是故宫屡屡犯错的根源
□晨报特约评论员 魏英杰
4月中旬,北京举行过一场名为“京华余晖”的拍卖会。这场拍卖会现场近乎 “疯狂”,共计拍卖出500多件拍卖品,成交率近96%,成交总额达4000多万元。这些拍卖品,据信都是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当年清理出去的残件。今天,这些从故宫流出的文物“垃圾”,无一不成为受人追捧的宝贝,“哪怕一个最朴素的故宫杯子盖、一片碎瓷也动辄过万”。
由此想到近日发生的故宫宋哥窑瓷器遭人为损坏事件,不由让人深感痛心。这件存世上千年、曾为乾隆皇“仔细把玩过”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据悉是在本月初进行的一次技术检测分析中,因人员操作不当而遭仪器挤压破损为六瓣。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国家一级文物遭损坏不可不谓“重大事故”,故宫有关方面却是在事发20多天后,因有网友曝光相关情况,这才公开证实此事。
在不久前发生的展品窃案中,公众对故宫的安防能力已经有所质疑。随后发生的错别字风波以及建福宫私人会所事件,也让人对故宫的管理水平表示怀疑。而这次发生文物遭损坏事故,更让人不得不为故宫的日常管理和保护措施感到担忧。
对馆藏文物进行检测分析,这是研究和利用文物的常见手段。譬如,国外曾对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真迹进行过全面三维扫描,以获得整幅作品的高清晰度三维图像数据。但是,对文物进行实物研究不仅要慎之又慎,而且必须在一套严格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文物一旦发生意外,意味着文物可能遭受致命的、无可挽回的损害。
这也表明,凡遭受意外损坏的文物,背后都会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和制度疏漏之处。故宫这次也不例外。故宫方面称,文物遭损坏原因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应当说,这不过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表面原因,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故宫没有采取妥当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才给意外发生留出了机会。故宫相关人士表示,“肇事”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的功能。这就不免让人疑惑:既然早就知道这点,故宫为何没有采取措施,避免一次性操作的风险?
这次遭损坏的宋代哥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存63件,其中一级品57件,其文物价值自不待言。少掉一件哥窑瓷器,人世间就永远失去一件历史珍藏。这个遗憾,更是难以弥补。因此,故宫除查清事故原因,还应认真反思管理和保护措施不足之处,抓紧堵住制度缺漏,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当然,制度落实有赖于人的责任意识。由前段时间发生的故宫失窃事件可以看到,对文化缺乏敬畏意识,恰是故宫应对失当、屡屡犯错的一个根源。不敬畏文化,在文物保护上就不可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故宫文物多为清宫旧藏,那是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国家宝藏。故宫博物院成立后,还有许多民间人士为丰富馆藏作出了宝贵贡献。例如,上世纪50年代,著名文物收藏家张伯驹曾将 《平复帖》、《游春图》等一大批珍稀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被认为中国现存最早画作的《游春图》(隋代展子虔所绘),为张伯驹于上世纪40年代以220两黄金高价买下,为此他变卖了自己一处占地15亩的宅院。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书法作品的 《平复帖》(西晋陆机真迹),又是张伯驹当年被绑架时宁可舍命也不愿变卖的珍藏。
“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这是张伯驹将稀世珍藏捐献给国家的心愿。却不知,倘若张伯驹地下有知,闻悉故宫发生这一系列事件后,他会作何感想?故宫博物院是国宝文物的“看门人”。这个看门人必须战战兢兢,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否则就等于打开了故宫宝藏的大门,所有文物也将面临被盗窃、毁坏的风险。希望故宫管理者以此为戒,勿让文物再度遭受人为灾难。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