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灵感来自寄请柬的折叠信封

2011年06月29日 04:30
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左图:余震谷画作。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挂满四面白墙的数百幅画作,明明凝固成了展品,我却总疑心画上的油彩还在流淌,还将呈现新的可能。

这些天,由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承办的“燃木求雨——余震谷近作展”在莫干山99创意中心举行。动感,是余震谷画作给我的第一印象。

绘画水到渠成神行意合

丙烯、水彩、水粉、彩色墨水……混合在一起的多种水性颜料成了余震谷特有的绘画语言。大大小小的作品,辨不出具体的形象,乍一看,似乎所有的画都一样,只有点、线、面的组合以及颜色的交融,细一瞧,又似乎所有的画都不同,借助于水的流动性,一个更为丰富的内心得以展现。“我避免传统绘画过程,期待着颜色、肌理、形状带着我的情绪乘风而来,水到渠成,神行意合。我陶醉于那美妙的一瞬间。”余震谷这样解释。

这是一位旅美近20年的华人画家,拥有美国的艺术最终学位,自从1993年起在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工作,现任该校绘画教授。无怪乎他的画既有西方油画的瑰丽色彩,又有东方国画的虚空禅意。

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

“燃木求雨”的主题是余震谷翻阅《水经注》时偶而得之。“约1500年前大旱,古人燃木于河畔祈水,大雨突降。燃木与求雨,粗看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真懂天时地利人和的真谛,定会为祖先的大智慧而喝彩不已。我突然感觉艺术创造过程须得与精神活动相连,无论是有意的控制或随意的挥洒,还是个性的凸显或潜能的迸发,作品都该是从无到有的孕育,自然而然的结果。”余震谷告诉我。于是,展览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没有独自的标题,或许对于艺术家而言,它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主题,无题反而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与绘画的连接共鸣的机缘。

原本,展览只计划展出62幅艺术家近两年绘制在帆布材料上的作品。今年4月,余震谷第一次踏访办展地,看到空间的广阔超出预料,忽而生出一念,又提笔于细细长长的牛皮信封上绘制了380幅小作品,增挂在展厅的柱子上。“灵感来自邮寄请柬时的折叠信封。折叠的过程就是‘求雨’的过程。”在他看来,关于艺术的想法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 本报记者 范昕

标签:请柬 图片作者 画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