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张永和在朴素低调里找趣味

2011年06月21日 09:4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韩少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阮仪三

努力和坚持保护了平遥

早报记者 韩少华

凡是到过平遥的人,无不为其原汁原味留存的古城风采所倾倒,但是,中国著名古城镇的规划保护专家阮仪三心里很明白,要不是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平遥古城也会和其他城市一样,在推土机和铁铲下被拆毁,现在见到的只能是千城一貌的宽马路、方楼房,一样的旧城新貌,留下的只能是一些单幢的文物建筑和令人懊丧的遗憾。”

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自1980年以来,致力于中国古城镇的规划和保护。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镇都是由于他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也留下了“刀下留城救平遥”和“以死保周庄”等故事。

当阮仪三开始古城镇规划保护工作的时候,人们想象中的“现代化”建设几乎没有为“旧”保留下寸土之地。最开始在平遥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就好比是在推土机面前一寸一寸地做着抢救和保护。

他不仅坚决主张全面保护古城镇,对文化遗产自身的强大生命力也充满信心。当他得悉国内诸多高校建筑专业都取消了木结构课程后,他很吃惊:“取消木结构课程,难道他们眼里就没有木结构的历史古建筑了吗?”

今天,保护古城镇的事业要面对更多商业化洪流的侵蚀,他很清楚,这是一场与人性贪婪的较量:“我们现在申报遗产的单位百分之百都为了一个利,什么利?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等于钱,即等于破坏!而且开发的手段全是一样——杀鸡取卵。”

他认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环境契合,改造应该尊重它的环境,包括地理、风水和人们在这里长期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现在大部分地方却想把它们都拔掉,然后再新搞出来的只能是生造的假古董了。“如果我们不懂尊重传统文化,就成了败家子。”

早报记者 蔡晓玮

1993年张永和在美国花不到10美元注册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8年后,这座事务所的名字“非常建筑”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实验建筑的代名词之一。不仅如此,这四个字后面还有着一群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一些时常涌动的思考和不断出现的新鲜作品。在“非常建筑”工作的年轻建筑师更愿意用类似“学院”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里。而在他们眼里,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笑容卡通的张永和更像是一个老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板。这倒也自然,因为张永和确实是在美国执掌建筑学院的第一个华裔学者——从2007年起担任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系主任5年。

张永和出生在北京,对于四合院、胡同、老北京的城市空间有着自然的亲近感。他代表作之一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二分宅其实就是从四合院而来。然而,把四合院搬到山林间,面对着大自然,建筑再采取一种闭合的姿态显然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二分宅索性和山壁合抱。而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两分的厂房形房子还能够因地制宜地构成任何角度。

而另一方面,虽然是理念实验,但包括二分宅在内的张永和的房子的外表都非常低调朴素。想在他的作品里找趣味,有;找模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没有。这和他对于当代建筑的判断有关,在这样一个建筑追求“炫”的时代,执著于做一些从生活本身出发、从人和空间的感知出发的普通建筑却成就了一种异类的姿态,成为“非常”。2008年,张永和成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而这一年中国馆的主题就是“普通建筑”。

张永和自己也承认,在经过了10年以后,他更希望从城市的纹理中来生长出建筑。今年,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里兹克奖宣布张永和成为评委会成员之一,而这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意义悠长。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