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鲁迅作品成教学鸡肋 是回避历史还是顺应时代?

2009年08月13日 08:09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鲁迅作品在语文教学中遭遇尴尬,有老师直呼鲁迅作品已成教学鸡肋,更有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校园内流行。此次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又将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删除,一时引发众议。删减鲁迅作品,究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教学需求呢?还是回避了一些历史沉重和阅读晦涩?只怕是见仁见智了.......[网友留言评论]

· 鲁迅作品成语文课鸡肋?《药》等文章从语文教材中删除 [网友评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详细]

· 鲁迅作品越来越少:回避鲁迅就是回避历史苦难[网友评论]

中学师生害怕鲁迅的文章,并非害怕其文字、技巧,而是害怕历史的苦难,因为很多人不想面对,毕竟风花雪月更让人的心情欢愉。所以,与其说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了尴尬,倒不如说是历史的苦难在校园里遭遇了尴尬;与其说师生在回避鲁迅的作品,倒不如说他们是在回避历史的苦难......[详细]

· 鲁迅作品成鸡肋不是坏事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网友评论]

作为一本语文教材,特别是一本基础语文教材,其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识字、语言运用、文章阅读和文学审美。过多的选用鲁迅的教材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不利,而且让其越来越远离其本位。如今,减少鲁迅作品,自然也会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对于语文的多元化、时代化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笔者认为,鲁迅作品成鸡肋,其实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相反,还是一件好事。这是语文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详细]

· 鲁迅作品不好教?鲁迅成教学鸡肋与教师素质有关[网友评论]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校园流行的顺口溜,生动揭示鲁迅作品遭遇的尴尬。我不想再去过多复述鲁迅作品的好,也不想去强调鲁迅作品被抛弃的客观原因。比如,什么文章生涩难懂,与学生有“时代隔膜”,应试教育体制逼走了鲁迅作品。这些缘由或许有些道理,但是,我还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矛头指向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上......[详细]

· 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下岗”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悲哀[网友评论]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境地,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导致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就像报道所说的:中学校园学生反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老师也反映的 “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中国语文教育长期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和升学考试就业的工具导致的结果,使得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失去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详细]

· 周树人少了 张爱玲、鸳鸯蝴蝶、手淫小说就多了[网友评论]

周树人少了,那周作人就多了,林语堂,张爱玲,鸳鸯蝴蝶,手淫小说就多了。这就好了吗?这就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而可口的精神食粮了吗?鲁迅依然活着,这是活生生的现实。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看不到这个?叛卖,逼仄,窥伺,麻木,怠惰,骄横,懒散,猥琐,良善者的被侮辱与被损害,作恶者的锦衣玉食威福赫赫,农村的凋敝与生态之沦落,城市街巷的肮脏与罪恶,小知识分子的失意与彷徨,大学阀的荒淫与荒唐,难道都掉在历史的河里被螃蟹拥抱致死了......[详细]

关于鲁迅作品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被删减一事,记者连线采访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将他们的回答稍做整理,编辑成“受访者说”,以飨网友。[网友评论]

新建网页 1

问:你如何看待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被删减?

· 我觉得不应该删减,事实上,鲁迅作品最重要的精神不是政治性,而是他的独特的人文关怀,就是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删除的文章,是他的精品。(徐芬 北京 外企员工)

· 并不觉得《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是必须保留的。(石岩 北京 记者)

· 无所谓,说明教育理念多元化了。(沙白 北京 书评人)

· 我觉得部分删除是对的,鲁迅的文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小北 南京 研究生)

问:你觉得中学生必须要学习鲁迅作品么?为什么?

· 我觉得需要。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文字本身,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灵魂,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所拥有的灵魂是一种血性的、刚强的、并且深深刻入历史痕迹的。因此,作为中国的中学生,非常有必要从那些作品中去体会一种属于那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人的灵魂。此外,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文学创作本身上也是十分具有榜样意义的,中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何女士 北京 出版社企划)

· 中学生学习鲁迅很有必要,因为鲁迅的文章,代表了一个时代中伟人的思想。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们会发现,像鲁迅那样的精神很难得,值得学习。(徐芬 北京 外企员工)

· 鲁迅的作品应该是处于白话文刚兴起的时期,类似于两栖动物,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种”,应该要读一下,知道文章是怎么演变的。(李昂 浙江 银行高管)

· 有必要。兼容并包,应该多接触些文学,一定不是坏事。(刘哲 北京 金融投资顾问)

问:你喜欢鲁迅作品么?还记得他的哪些文章?

· 喜欢。以前课本里选择的那些都记得。而且年龄越大越知道字字珠玑。其文字之美当时很难完全领会。但中学阶段是记忆的关键时期,用这样的美文熏一熏,成年之后再反刍,是很有好处的。等到理解力 完全能够接受鲁迅的时候,恐怕记忆力已经不好了,很难把美文刻在脑子里。(石岩 北京 记者)

· 还好,孔乙己,阿Q,狂人,闰土,药,还有个嫦娥奔月一类的文章。(云亭 北京 网站策划)

· 谈不上喜欢,但是他的作品已经作为一种符号刻进了我们这代人的特征里。从小就读着他的文章长大,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论坛上开到一张照片,下面有人回:真闰土。这就说明他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是几篇文章了。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祝福》等等,这些文章都记得,而且看到这些名字就脑海中就会很清晰的浮现一些画面,比如月光下带着项圈的少年,比如拮据的孔乙己排出的九文铜钱,比如散着香味的血馒头……(何女士 北京 出版社企划)

· 周海婴、周令飞:鲁迅是谁?

· 鲁迅的当代价值与毛泽东的回答

· 一生与三种势力对话 鲁迅首先是翻译家

· 忆鲁迅“都是写给亲属的”的七条遗嘱

· 人民时评:我们需要“鲁迅年”

· 喝“鲁迅”酒 吃“鲁迅饭” 鲁迅作品名称全被注册商标

标签:鲁迅 教学鸡肋 网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