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争议在继续 郭德纲:相声是我的命

2006年02月24日 08:32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图是郭德纲(前)在剧场演出。

图是郭德纲(前)在剧场演出。

2月9日下午6点钟左右,离演出开始尚有1个多小时,北京天桥剧场售票窗口外人头攒动。这就是近来舆论广泛议论的郭德纲相声专场演出。在演出市场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传统相声演出何以如此之火,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继承相声艺术精华

“没有什么诀窍,关键就是我们继承了传统。”在被问到成功的原因时,郭德纲毫不掩饰自己对传统相声的偏爱,他说:“从清朝末年以来,无数的相声前辈们把中国语言里能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了。这些东西是前人的经验,伸袖就穿,拿来就用,我们无非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略做一些修改和调整。”正因如此,郭德纲特别欣赏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一句话:“不知旧物,则绝不可言新。”

但是继承不等于“照搬”。对此,郭德纲的头脑很清醒。他说:“完全继承,相声就死了。”他给记者做了一个略带夸张的比喻:“相声就好比是那个‘司母戊大方鼎’,在地下深埋4000多年,有一天挖出来了,带着泥、带着血、带着树枝,还缺一腿。您说挖出来别动它,这就是国宝,恐怕好多人接受不了。但是,如果你擦掉上面的泥土、血迹,再给它安上一个青铜的腿,放到博物馆里,铺上红地毯,打上射灯,你说这是国宝,大伙儿就能接受。”

郭德纲,一个在剧场和茶馆说了十几年相声的“传统艺人”,自幼拜天津西河门评书名家金文声为师学艺,现在是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的入室弟子。十几年勤学苦练,不但相声基础打得扎实,评书、戏曲等曲艺形式也谙熟在胸。10年默默耕耘,终于守得云开日出。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的复兴后,相声这一广受喜爱的艺术形式突然走入低谷,作品数量和观众数量急剧下降。“救救相声”的呼声这些年来不绝于耳。郭德纲认为,相声落入今天这样沉寂的局面,有割裂传统、盲目创新的原因,但更大的问题出在演员的身上。他说:“传统相声是无时无刻都在向前进的,停止的不是相声,而是演员。”他说相声最讲究基本功,许多人25岁之前根本不曾学过相声,刚练了两句就匆忙上阵,势必会丢弃相声艺术的传统精华。

相声应该回归剧场

谈到相声的新旧之分,郭德纲有点激动,语速明显加快。“相声本来是不分传统相声和新相声的。相声本身是与时俱进的。以前艺人们在茶馆里为了生存,每天表演的节目都不一样,否则活不下来。”事实上,郭德纲现在表演的传统相声也是根据每天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同样一个段子,比如《白事会》或《卖布头》,记者就听过三个以上的版本。

现在一些相声演员热衷于上电视晚会,希望借助这种大众传媒迅速成名。但是没有哪家电视台会舍得拿出三四十分钟让演员说一段相声,电视所提供的空间有限,难以让演员闪跃腾挪,使出全套功夫。结果电视观众就以为相声不过如此,时间一长,观众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了。对此,郭德纲说:“相声要想再次繁荣,必须回归剧场。”只有在剧场里,演员才可能细致地展示技巧,刻画人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声的艺术魅力。出于这样的想法,从1996年开始,郭德纲率先把相声引进剧场。广德楼、天桥乐等地成了他的表演基地。而观众也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越聚越多。能装200人的小剧场里,往往装了500多人。郭德纲开玩笑说:“我们这儿除了坐票、站票,还有挂票。什么叫挂票?在墙上挂着看的啊。”

在剧场演出还有一个好处,它迫使演员必须不断出活儿。来剧场听相声的基本是一批固定观众,今天来听,明天他还来。必须不断保持演出的新鲜感,这就逼着演员创新。“传统相声有1000多段,现在只剩下200来段了。经过这些年演出,我们又挖掘出600多段了。”郭德纲语带调侃地说:“你天大的能耐,你再是相声泰斗、相声大师,你就会那么一段,观众也不爱看。”

尊重观众传播快乐

“相声的本质是快乐”,这样的说法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如今,相声这门最能让人发笑的艺术形式,已经变得不可乐了。作为一门艺术,“教”必须化于“乐”,干巴巴的说教必然令观众反感。反过来说,谁恢复了相声的快乐本质,谁就能赢得观众。而郭德纲做到了这一点。

郭德纲说:“相声就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东西。我的相声更多的就是一种娱乐形式,要让人开心。如果说,您能从我的相声里体会到什么,悟出来什么,这是您自己的事情,我没有强加给你。”据记者观察,在剧场里,每隔几分钟便会爆发出哄堂大笑。

但是今天的观众毕竟不同于100年前在天桥听相声的观众。据记者采访,来听郭德纲相声的大多是青年人,有一定经济实力,许多人受过高等教育,一些人对相声的熟悉程度不输于专业演员。这就迫使表演者必须跟上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口味。郭德纲给记者讲了一个实例。“有一个观众把网上所有版本的《报菜名》都下载下来,40多个他都听了。你说吧,《报菜名》怎么能跳出他那个圈子?因此,我时时刻刻提醒演员,必须尊重观众,底下藏龙卧虎,比你高的人有的是。所以我对观众从不敢掉以轻心”。

郭德纲自称“耳根子特别硬,特别有主心骨”。他说:“我爱相声,相声是我的命。我怕它完了,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假如我把相声带进剧场失败了,一切后果我自己承担。我更看重的是观众。我无数次在台上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观众认可你要比一万个理论家认可好得多。”

其实,说传统相声者在京津等地也不乏其人,为什么偏偏郭德纲红了呢?与其说是他擦去了蒙在传统相声身上的灰尘、恢复了相声的本来面目,不如说郭德纲相声演出风格的坚持,在传统价值被重新认识和捡拾的今天,产生了审美的新鲜感,重现了一种市场可能。

这一段时间,关于郭德纲相声演出也有一些不同观点,认为传统相声中的某些内容上糟粕芜杂的段子,不宜在剧场演出,不能因为继承传统,就将糟粕也加以“光大”,否则就是抱着裹脚布还当金钵钵。中肯的批评不无道理,当然也有人认为不能因为诨段、黄段,将传统相声一棍子打死,作为一门传统艺术的实践者,郭德纲的受欢迎包括迅速窜红,佐证了传统艺术的不绝魅力。关注并研究郭德纲现象,对传统艺术在今天如何传播、怎样发展,不无启发。

采访很快结束了,关于郭德纲的争议还在继续。有争议说明有关注,对相声来说,这是好事;对郭德纲来说,或许也可以从争议中获得提高。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24日 第十四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