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皑(中)父子和来访的家乡记者合影
现在,电影圈外面恐怕没几个人知道陈怀皑了,但若提起陈凯歌,恐怕无人不晓,陈怀皑就是陈凯歌的父亲,北影厂的老一代导演。大约是1972年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为我们班找了一个在拍摄中的电影《海霞》剧组当群众演员的机会。漂亮、精干的班主任对话剧情有独钟,曾经有过改行当话剧演员的念头,虽然改行没成功,但和演艺界一直没断了联系——也一直把语文课讲得有声有色。把我们班同学举荐过去,一来让大家长长见识,二来也算是帮了他们剧组的忙。剧组会给学校一些劳务费,给我们每人每天补助几毛钱和几两粮票。在小海霞控诉老渔霸的控诉会上我们都是围在会场边上喊口号的“群众”。
到了剧组才知道,这个戏原本是谢铁骊执导的,但刚开了一个头,谢导就因病住院,于是由陈导接着来完成。陈导瘦瘦高高的身材,长脸,略有些驼背,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制服,举手投足间带着旧时代老职员的谦恭,为人出奇的和善。我回家就对母亲说:“陈导演肯定是‘文革’中挨过整的,要不然就是有历史问题。”因为我家在“文革”中经历了抄家、挨斗,那既触及灵魂又触及皮肉的惨痛经历,不可能不在人的身上留下印记,所以对有相同遭遇的人仅凭第六感就能感知出来。后来看陈凯歌写的《少年凯歌》,里面果然提到他爸因历史问题(1939年19岁时为抗日而参加了国民党)被控制使用和被揪斗的事。
《海霞》是根据黎汝清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我看过不止一遍,因为当时可看的书太少)改编的,写一个苦大仇深的渔家女孩成长为女民兵队长的老套故事,但海岛风情却能让人耳目一新。成年海霞的扮演者是谢铁骊导演从广州京剧院找来的吴海燕,原本是广州京剧《龙江颂》里的江水英,小蛮腰一点点细,影片开头她身背步枪,头戴斗笠的剪影非常漂亮,但演戏时却带着太多的“戏”味,陈导演对她这一点很不满意,不断提醒她:“你不是走在舞台上,而是走在海岛上,不要走台步!”
小海霞是陈导从某个小学里选来的,大、小“海霞”演戏的时候我们都在边上看着,但初中生对小学生很有几分看不上眼。我尤其看不上她和长辈说话时那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样子。我们就问陈导演:“演戏是大海霞好还是小海霞好?”陈导不假思索地说:“小的好。有悟性,表演自然,很有培养前途。”陈导果然有眼力,小海霞就是后来非常走红的蔡明。
大海霞后来似乎又演了一部什么电影,然后就不见了踪迹,可能又回到舞台上去了吧。
那时拍戏是政治任务,不是经济行为,没有时间上的压力,所以每个镜头都精益求精。眼看着大海霞一个镜头已经来来回回走了3遍,看都看累了,才听导演说:“下面正式开拍。”正式拍时海霞情绪又没了,还得在一边酝酿情绪,情绪上不来时就点专门的眼药水,让眼睛出现布满血丝的状况。折腾半天也就拍两个镜头,那感觉就是在一点一点地磨戏,也是在一点一点地磨人。我当时就想:演员这行当真是无聊,烦都烦死了。别说爹妈没给我当演员的脸蛋儿,就是有那个脸蛋儿我也不干这一行。
不过有这番经历还是很长见识的,看着摄影棚里制造出来的蓝天白云、朝霞海浪,觉得很神奇;看着哭哭笑笑的一群人,觉得以后看电影恐怕再不会跟着情节一起心潮起伏,惊心动魄了。陈导演幽默地对我们说:“你们进了摄影棚就该知道‘导演是骗子,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这话了吧?”
大导演对我们这些小毛丫头相当友好,不出几天,他连大家的外号都摸清楚了。什么“猴子”、“哈哈”,从陈导的嘴里叫出来特别让人发笑。一次陈导演说我和“哈哈”长得像,大家全都表示异议。因为“哈哈”是女同学里比较漂亮的,而我即使不在丑女的行列也和漂亮沾不上边。不过我心里暗暗惊异导演的眼力。我和“哈哈”同住一个大院,是每天一同上下学的好朋友,平心而论,我们的脸型和眉眼是有几分相像,只不过俺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一类,完全没有女孩子的娇媚与风情。所以说“像”也对,说“不像”也对。不过说“像”的只有陈导一个人,陈导是俺的伯乐!
排戏的空闲里,同学们很喜欢围着导演问这问那,而陈导总是笑眯眯地耐心回答。
“当导演是不是能看好多外国电影啊?”因为那时全国总共也没几部电影可看。“文革”前夕,我看电影刚刚开始上瘾,全国的电影院就关门歇业了,记得那时我在石油俱乐部看的最后一场电影叫《深山菊花》。
“是啊,每年要看几百部。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你必须看,想不看都不行。有些电影也很没意思,看得人昏头胀脑的。”
“当导演很神气吧?”
“导演不是说当就能当的,而且也要有戏可导才行。有人当了一辈子副导演,有人当了导演没戏导;有的演员没演几个角色一辈子就过去了。”从陈导演嘴里我们得知,《英雄儿女》里的“王芳”后来改行做了场记。真让人遗憾,那可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女性形象。陈导感叹说:“没戏可演啊!”
原先我的另一偶像是《战火中的青春》里女扮男装的“高山”,她已经变成了“阿洪嫂”,正在一边嗑瓜子,一边等戏。
“导演最喜欢拍什么?”
“我只说导演最怕拍什么吧。导演最怕拍日出。作家大笔一挥,一轮红日就出来了,感觉很有豪情,可为了这大笔一挥,导演和摄像得半夜三更扛着机器上山去等,有时连续等上一个礼拜都等不到满意的镜头。虽然你也写日出,他也写日出,但导演不可能到别人的片子里去借个‘日出’回来,都要自己拍,你说辛苦不辛苦?”
那时还有一个女的副导演王好为,有时陈导就让王好为给演员说戏。我感觉陈导很开通,很散淡,似乎把世事都看透了。除了对“大海霞”的演技不置可否,对我们问到的其他人全都称赞有加。而拍《海霞》,似乎他还没有把全部本事都拿出来,我总觉得他还能拍出更好的作品。后来得知:陈凯歌执导的获了国际大奖的《霸王别姬》,其中就有他老父亲的心血——这就对了,我认为那是陈凯歌最经典的影片。
后来回想,也许陈导那时太寂寞了吧,他对我们这些“戏里的局外人”说的都是推心置腹的话,并没有把我们当小孩子随便支应。有些话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有些话可以让我受用终生。比如他在比喻导演对剧本的演绎时说:“做导演就像是在捧一捧水,如果你东漏一点,西漏一点,最后捧给观众的就只剩下干巴巴的东西了。”后来我在写人物传记时头脑中就不断出现这句话,它让我努力去追求历史的细节真实。
记得他好像很喜欢抽烟、喝茶,也忘不了他那带着浓重福建腔的普通话。直到读了陈凯歌的《少年凯歌》,我才知道陈怀皑先生已于1994年因肺癌辞世,享年74岁。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海霞》剧组里的一个“小群众”永远都在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