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映山红》剧照
右图:《洪湖赤卫队》剧照
《黄土谣》剧照
《三家巷》剧照
早报记者 潘妤
由浦东新区文广局、东方早报社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1东方名家名剧月”即将在明晚拉开帷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5月21日开始的一个半月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家院团将先后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呈现14台26场红色舞台剧。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滑稽戏、话剧、歌剧、芭蕾、民族舞剧、交响音乐和钢琴伴唱等各种形式将轮番登场。
主办方表示,很多观众对红色舞台剧或有一些固有的认识,但事实上,无论是出于当下时代对信仰的重唤,还是从艺术层面上重拾经典和精品,“红色舞台剧”在这个时代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舞台创作跟进红色题材
这些年,影视剧的“红色题材”方兴未艾,佳作不断。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黎明之前》,从《亮剑》到《潜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主旋律作品必定唱高调”的创作模式,而且更是在观众中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然而,在“红色电视剧”大热荧屏的同时,“红色舞台剧”却依然面临“冷场”的局面。观众不买账,成了主旋律舞台剧一直以来面临的窘境。
然而,“红色影视剧”的大热,还是让演出界开始了对红色舞台剧的反思和关注。在此次“名家名剧月”14台26场演出中,主办方对于剧目的挑选都是煞费苦心,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市场认可是挑选参演作品的两大标准。其中,既有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也有用当代眼光解读的新创作品。创作者们都努力突破“高、大、全”的惯性模式,用精良的制作和艺术的规律打造“红剧”。
对于在当今舞台集中上演“红剧”,参演此次“名家名剧月”的艺术家们都认为很有意义。总政话剧团携《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生命档案》、《黄土谣》三部新时期话剧参演“名家名剧月”,剧团此前还参与过多部热演红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团长孟冰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也是一个信仰泛滥的时代,红色题材的崛起不是说明我们的推广手段有多高明,而恰恰是时代的需要。”
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指挥王永吉则认为,虽然此次演出的很多红色经典现在看有着明显历史烙印,但当年的创作者非常专业、敬业,艺术造诣颇高,反复推敲铸就精品,这种精神是快餐文化难以企及的。因此,“红剧”值得一看再看。
新创作品“后市可期”
今年建党90周年展开的演出活动如火如荼,观众选择十分之多,共有14台26场剧目,共26000多张票的“名家名剧月”,能否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仍是一大悬念。
对此,“名家名剧月”的主办方表示,“很多演出都比之前想象的要好”。其中,总政话剧团带来的两场《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早在两个月前就全部售罄,另两部剧目《生命档案》、《黄土谣》也都有较好票房表现。总政歌舞团的《铁道游击队》由于剧团班底强大,题材深入人心,也有不俗的票房成绩。
而在所有剧目中,“红色经典”依然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洪湖赤卫队》和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都十分热销。《洪湖赤卫队》甚至刚刚被确定要加演下午场。一家企业点名要这一演出作为党员活动的包场。其他的经典作品如京剧《杜鹃山》、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出票情况也都良好。主办方表示,这些剧目都创作于1960年代,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节目受到关注自在意料之中。
相对而言,新创剧目的出票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地方戏曲的主旋律新作,观众的认同度还不高。但东方艺术中心表示,此次演出的广东的粤剧《三家巷》、安徽的黄梅戏《风雨丽人行》等剧都是各剧种领军人物的作品,艺术水准不俗。
随着建党90周年大庆的舆论氛围渐浓,主办方非常“看好后市”,随着演出的循序渐进和口碑的积累,相信观众一定会从对红色题材有偏见到能接受,最后主动买票走进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