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崔永元和他的“口述历史” 透过历史看到未来的路

2011年05月16日 04:18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不能静下心来思考的民族,是危险的。我在日本东京旧书一条街淘书的时候,和书店的店员聊天,他让我看一面墙,那面墙上都是书,写的是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他把书拿给我看,有讲各民族家具的书,有介绍各民族房屋的书,有研究民族服饰的书。我问他这些东西都有实物吗?他说,都有。在哪?都在日本。他告诉我说,这些书全是他们日本学者写的。我当时可受刺激了,站在那面墙前,半天都不愿意走。”也许就因为这个,从2002年开始,崔永元开始策划制作“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影像、老照片等形式进行抢救性的口述历史采访工作。

什么是口述历史?“现在大家越来越淡忘历史——我们有过什么样的胜利,什么样的失败,什么样的灾难,什么样的痛苦,该就哪些方面的事情反思……这些问题统统都被边缘化了。现在一些年轻人,别说不能讲明白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连‘四人帮’是哪4个人都说不清楚,这样下去挺危险的!”2010年8月,采集自口述历史资料库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在网站视频首播,引发对于抗战历史的热烈讨论。“口述历史”在上世纪40年代缘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口述历史资料往往取材于采访对象的记忆,由访问者通过文字、声音或者影像等形式对历史资料加以记录,因为时间上的不可逆转性,口述历史往往极具抢救价值。

崔永元的“口述历史”中包括了《电影传奇》、《我的长征》、《我的祖国》、《我的抗战》等纪录片,还将涉及多个领域。与此同时,他还创建“连环画博物馆”和“电影博物馆”,期望用最大的力量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影像保存下来,“中国民营企业博物馆”也在其列。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的团队耗费巨资采访,从最普通的无名抗日老兵,到改革开放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柳传志、刘东华、刘永好、俞敏洪、王中军、冯军、夏华……他们的讲述,都将变成“公众记忆”,成为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群,传承自己存在过的那段历史:而一个个相同历史时期的个体汇聚成一个群体,真实、系统、多角度地记录时代脉络、历史细节,让后来人透过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面孔,回望20至21世纪的中国。

小崔说,“所谓知史而后兴。所以我常想,把口述历史这件事做好,我们的后代是有希望的,毕竟他们有章可循了。”

标签:永元 历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