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文化被“口水战”淹没 全媒体时代的话语挑战

2011年05月06日 08:19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世纪80年代末,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并被运用于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这股如风暴般席卷而来的文化批评浪潮,以全新的姿态将文学研究纳入社会学研究的宏大框架,旨在重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一度在中国文化界引起重大的争论,成为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时一个不容轻忽的文化现象。

然而,站在当时那个历史坐标上的人们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时光的卷轴展开至21世纪的今天,媒体全面发展与膨胀给文化批评带来的新一轮变革和冲击,或许比当时他们所目睹和亲历的一切更加激烈——全媒体时代,为文化批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新旧世纪之交,电视媒体的繁荣,使文化批评的话语权不再是高居社会一隅的专家、学者的专利,作为比书本、报刊覆盖人群更广、传播效率更高的媒介,它的发展确立了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批评主体的地位,并被赋予传播功能以外的新使命。

进入新世纪10余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业已被电视媒体扩大的话语主体在全社会得以进一步蔓延,尤其是以博客、微博及社交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业态的兴起和繁荣,使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单向到交互。话语权的更迭使媒介批评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化批评实现了从“精英话语”到“全民发声”的角色转换,其受众基础也因此空前广泛。

不仅是批评主体与受众的转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文化批评内涵的扩展。

如果说当法兰克福学派把现代大众文化,特别是电影命名为“文化工业”的时候,他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那么今天,媒介功能的日益强大则为大众文化内涵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从文化批评兴起伊始的文本社会化研究,强调语言与文化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到今天所有社会事件都可以成为文化批评的对象,所有文化事件也都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各种形式的探讨,文化批评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罅隙,就在大多数人尚未觉察之时,它已经成为一种几乎没有约束、没有门槛的事情。

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批评和文化发展来说,这是普适化、大众化的春天,还是危机四伏的黎明?

全民参与、事事皆可议的文化批评在兴起之初,或许有着“去精英化”的“先锋色彩”。在坚信“真理越辩越明”的时代,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话语体系中,各式各样的讨论与争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征。但在这种“去精英化”的过程中,凡俗化的批评也因思想与文化维度的缺失,而极易沦为寻常巷陌的“口水战”。缺少了思考的呐喊,顶多是“起哄架秧子”;缺少了理据的争执,本质上是情绪的宣泄。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裹挟而来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关注度等概念和指标,也不可避免地使媒介发出的声音带上功利色彩。当“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一些媒体和个人发声之时的潜意识,真正的思想性、批判性便在话语战争中日益式微,文化批评的思想力量和批判精神被严重削弱,锋芒锐减,杂芜丛生。

文化批评的水准与力量,很大程度上彰显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征途,也离不开有力量、有锋芒的文化批评加以引导。在全媒体时代,当人们为人人享有话语权而欢呼的同时,纯粹的、理性的、战斗的、沉钝的文化批评也同样不可缺失。

思想与理性的光芒,在任何社会中,都应当被作为指引文化发展的砥柱中流而得到尊重和强调。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完全被集体狂欢似的“口水战”所淹没,那么,这样的“先锋色彩”也只能沦为“外强中干”的面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