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漫画大师华君武以95岁高龄驾鹤西去。他的一生画过无数漫画,他的一生也如同漫画,经历了风云无数,正如业内对他的评价:一生漫画,漫画一生。
1982年,我在报社文艺部工作,曾为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作责任编辑。记得画面表现的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市场上却买不到痱子粉,小孩子周身长的痱子如同麻
疹一般,痒得哇哇大哭,而与此同时,商业部门的库房里却积压了大批痱子粉。这幅漫画在《经济日报》前身《中国财贸报》上刊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使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部门受到很大震动。
1992年3月“两会”期间,受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委派,来到七届政协委员驻地京丰宾馆采访华君武。我先拨通他所住房间的电话,在自报家门后说,想请他谈谈有关经济漫画的创作,可没说上几句话,话筒那边就没声了。
原来,在此之前,华君武为我报画了一幅养猪的漫画,后由于形势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所调整,这幅漫画在当时不宜刊用,他可能因此产生了误解。所以,老范在我行前特别叮嘱要向华君武进行解释。
约摸半小时后,我终于在宾馆走廊等到了不大情愿和我通话的华君武。在我代报社解释后,他抓着我的胳膊恳切地说:“不是我不愿意谈,真的不是!”接着他又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运动中,他都会画漫画。可运动过去了,白纸黑字却留了下来。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改革都在深化,要画经济题材的漫画必须“沉”下去。因为,经济领域的创作题材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深。他以自己为例:“我原来只知道一个‘铁饭碗’,而现在要砸烂的却是‘三铁’。所以,不‘沉’下去,怎么行?”据我理解,他所说的“沉”下去,就是指要“沉”到经济生活中去。
4月4日,《经济日报》一版刊登了题为:“华君武:要‘沉’到经济中去”一文,在我写的这篇文章旁,还配发了苗地为华君武画的速写头像。
其实,不只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华君武有着更深刻的教训。他在谈到其漫画对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时,还谈到了给自己惹的灾祸,更谈到了带给别人的伤害。他特别提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胡风、浦熙修、丁玲、艾青、萧乾和李滨声等人蒙冤受难时,自己曾经的“落井下石”,并为之忏悔。对历次运动自己的“紧跟”,华君武袒陈:无非是想表现自己的积极、进步,应该说是有私心的,好像很聪明,其实很蠢。自认为是“大智若愚”,后来才发现全跟错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愚若智”。
1957年7月6日,华君武在《人民日报》刊出一幅漫画《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上的浦熙修怀抱琵琶,只露出半个脸,琵琶上还写有“罗隆基立场”五个字。文革后浦熙修终获平反,1981年3月19日,全国政协为她举行迟来的追悼会。华君武给浦熙修治丧办公室写了一封信:“我因有会议,不能去参加追悼会。但有一事请向她的家属转告。五七年反右时,我曾画过一幅漫画讽刺过她,这张漫画现在认识是错误的,也是不应当的,此事久压心头,趁此机会,只好向她的家属表示道歉了。”
其实,华君武也是深受“运动”之害的人。我曾听其子华端端说过,华君武文革中在美术界首当其冲被打倒,饱受磨难的情形。对于那些荒唐岁月,遭受过苦难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对陈年往事已慢慢看淡,可为什么华君武对在40多年前所犯错误却耿耿于怀,一而再地忏悔呢?
华君武说:“当年我画那些漫画确是受‘艺术要配合政治’的时代气氛影响,也可以说是一种盲从,但经历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知道那些被我画漫画的同志在‘运动’中遭受了多么大的痛苦,有的甚至家破人亡,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理所当然要向他们道歉。至于说到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历史面前,对自己所做过的错事承担责任,不管是大是小。” “我已经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对自己一生的是非曲直,该有个清醒明白的认识。”
基督曾说,人的一生总充满罪过,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罪过忏悔。孔子亦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管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去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认识,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为之反思和忏悔,唯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重和历史的认同。
说到漫画,上海《文汇报》摄影部主任徐晓蔚告诉我,2007年下半年,年近九旬的漫画大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方成致函上海漫画家天呈和辛遥,建议在上海建立漫画博物馆,并愿将他保存的作品原稿和珍藏的漫画资料悉数捐出。方成还说,他的这一想法还获得丁聪和黄苗子等的赞同,他们也愿意捐出自己的作品。于是,徐晓蔚将此情况用内参形式上报,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阅后,批示给市委宣传部,要求他们调查研究,促成此事。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又批示,让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浦东新区和《文汇报》合作,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