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鲁迅,辫子文章贯穿一生

2011年04月18日 03:17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辫子是鲁迅作品中写得最多的东西,多达十几篇,凡谈辛亥必提辫子。时间上,自1911年的处女作文言小说《怀旧》,到逝世前两天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跨度长达25年之久。可谓以写辫子始,以写辫子终。

1903年,在东京弘文书院求学的鲁迅剪掉辫子,并题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后来写道:“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留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作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做假辫子的专家,定价每条大洋4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留学生都知道。他也做得真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人知道你原来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子,也不行;人堆里要防挤掉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下来或者被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来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

此文可以看出,当时假辫子生意涌现,说明剪辫子者增多;鲁迅戴了一个月的假辫子就去掉了,说明基层社会对剪辫子的控制在减弱。总之,剪辫风潮在清末已势不可挡。

摘录自《“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

标签:鲁迅 辫子 留学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