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 许光耀 记者 姜小玲)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不仅文学的创作、阅读由书籍、报纸和杂志逐渐扩展到了网络、手机等新平台,同时也产生了所谓的“新文学”。 “新文学”的走红瓜分了传统文学的市场,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学”风景这边独好“的格局。
文学界在为传统文学生存状态感到焦虑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分析新媒体技术下的文学生态,思考文学的未来发展出路。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在由《文学报》举办的研讨会上各抒己见。
网络影响巨大 利弊各执一词
评论家汪政认为,新媒体的发展让“自文学”有了发展空间——网络的低门槛,使得任何人都可写、可发表,虽然这些作品未必都称得上是文学。
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如今网络作家的创作是真正互动型的:读者会在电脑旁边给作者出谋划策,甚至“指示”某个人要活着,不能死掉。“这种形式的创作让作者在与读者的互动下重新理解文学,重新创作文学。这不一定是文学的福音,但至少走通了一条路,有可能使文学再一次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这是传统作家不能想象的。 ”
“五分钟一看马上就转了,一个作品同时8万多人在看,确实可以让伟大的作品一夜成名。而不是像《红楼梦》一样经过各种各样的磨难,经过历代的淘洗才可以成为经典。 ”评论家王久辛相信,网络可以创造经典,是让文学更高效传播的途径。
评论家雷达则指出新媒体影响文学、影响批评的负面效应。 “大家忙于编故事,以为编故事是最高境界。其实,文学还是应该注重语言,许多新文学的文学语言并不好。 ”他举例说:“大家一直说‘给力’,但这个词没有美感。虽说是一个词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语言有意无意间已经被网络重新‘编整’。 ”
变革无法阻挡 文学价值永恒
生态发生了变化,变革不可避免。“其实我们在考虑变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哪些是不变的? ”《人民文学》总编辑李敬泽认为,所谓新媒体引发的变革并不是当今时代所特有的,每个时期都会面临变革,而文学真正的价值观和内涵是不会改变的。在他看来,所谓的新文学其实正是以往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确实改变了阅读和发表的生态链,但就它的内容,甚至就它的形式而言,并没什么新的东西。被认为是网络新产物的类型小说,其实在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就曾流行过。 ”
李敬泽认为,所谓新旧之分,是文学界刻意把彼种定义为“新文学”,把这种归为“传统文学”,虽然创作环境确因技术革新而面临改变,但更应看到变化中不变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认为,传统的文学刊物和报纸有朝一日可能消失,但是文学不会从我们生活中消失。评论家李美皆更直接地总结道:“文学的价值是永恒的。 ”
互补共生融合 催生文学经典
浙江省作协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夏烈认为,传统文学的落寞不应归因于新技术的发展,“如今有大量的题材,大量新鲜的视角,大量的现实和想法我们还没能去拥抱,这是对作家和评论家的考验。 ”
评论家李炳银提出,文学的衰败和转移与文学评论有很重要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鼓吹先锋主义,引导文学走向了脱离现实的道路。后来,文学理论界没有自己的主张了,有什么新的现象都给予肯定,有什么新的东西都给予推崇。文学失去了自己本来应该坚守的东西,评论成了简单的奉承。”他认为,坚守有时比变化更重要。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认为,传统文学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价值取向,虽然发行量也许比不上时下的一些商业写作,但从整体而言还是占主流位置。他认为,各个生态链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传统文学更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各种形态的文学互补、共生、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更多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