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新途径

2011年01月17日 11: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裴 霞

文化产业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最具活力、最具回报率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公布:全球创意产业每年产值达6000亿新元,并且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实现集群式发展。2006年被称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元年。

刚刚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称,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深圳市的“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和文化产品。”由此,文化创意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春天。

然而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盲目发展、定位雷同、重复建设、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热衷于挂牌要政绩、借文化之名“圈地”“圈钱”,甚至“变身”、夭折等等。

在政策环境如此优越、产业发展条件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这些乱象不仅给当前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发展潜力巨大且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日益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何能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的“无形资源”,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知名品牌,是增强一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深圳已成为一座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文化立市”战略的实施、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休闲业态的市场化、商业模式的盈利化。文化活化是灵魂,休闲业态是关键,盈利模式是核心。深圳文博宫便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又一个有益的探索,其关于“新型文化产业园”模式的尝试尤其难能可贵。

且不论以古玩艺术为主的经营业态,以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的经营策略,集展销、鉴定和拍卖为一体的国际性交易平台,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有机融合的文化创意新模式,抑或是构建集工艺制作、艺术沙龙、创作体验、展示交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链,单就投资商深圳市美丽集团大贸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勇气和决心、严谨与踏实的工作风格、国际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就让人为之振奋和充满期待。

文博宫是否能成为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园,有待时间的检验。当前,在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要想不重蹈覆辙,在瞬息万变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根发芽,示范性园区的培养和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像深圳美丽集团这样有社会担当、文化诉求、实干精神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必将被选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繁荣与发展的领头羊。我们也期待着,这样的领头羊不断涌现,让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中坚力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