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感觉哀牢山记意之二 196cmx98cm 纸本 2006年
罗江对中国画形式语言的把握,有一个探索变化过程。1988年的《生·双胞胎》、《死·清明节》、《青年·新禧》、《春·马樱花》等作品,大抵是用勾勒填色法,强调大色块的比照关系,具有一定的装饰性。1990年的《三联组画之一·父亲》和《三联组画之二·母亲》,淡化了三维空间感,强化了平面分割,把写实性的人物形象与抽象的色块排列并置。这些探索,与他在湖南学习工艺设计的背景有关,也与他受到追求“形式本体”艺术思潮的影响分不开。从中国画的角度说,这批作品不像工笔,不像写意,也不讲究笔墨,所可贵的,是那股蓬勃的生气。随着时间和潮流的变化,罗江转向写意画法,在结构画面、形象塑造和笔墨方法上靠近了具写实倾向的现代写意人物画传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如我们在《红土感觉·系列(2005年)、《哀牢山》系列(2005)中所看到的。
对当代写意人物画来说,如何理解人,如何塑造形象,如何把握笔墨语言,以及如何处理它们相互制约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当今是没有大师和权威的时代,统领潮流的不是画家和理论家,而是市场和媒体。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刊物直接间接受雇于市场,很少再研究和探讨实在的创作问题,只是用时髦的理论词汇对书画商品进行包装宣传。画家们有了创作自由,但大多失去了精神目标,也缺乏正常的创作心态和足够的文化素养。“失去了精神目标”,是说画家失去了对终极性目的之追求,因而也大大弱化了探索与创造的动因,常常成为时髦风潮或市场的俘虏;“缺乏正常的创作心态”,是指画家重物质轻精神、重面貌轻格调,名利为先,戾气丛生,不是把画画看作一种源于现实、发自内心的真诚创造,缺乏超越功利主义的宁静心态。“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是指重技轻文、重术轻艺,不关心人文价值,不能或没有足够的主体条件以艺术的方式审视人生的意义。当下的诸多人物画家,其实并不关怀人,不关心人的历史经验、当下处境和内心世界,他们眼光充满了物欲,只看到人的外在形貌,或只把他们视为画面的一个结构、一个符号、一块颜色、一个可以获利的东西而已。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