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刚笔墨山水形态分析
2010年10月12日 17:43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崔伟刚水墨山水的内容取向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从魏晋时期的初具形态,到今天发展地蔚为大观,其间已经有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山水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表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使人目不暇接。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但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之一是表现个人熟知的有地域特点的地方山水,从古至今,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山水画史上,流传有序的作品皆是如此,“董巨峰峦多属金陵一带,倪黄树石得之吴越诸方。米家笔法得润州城南,郭氏图形在太行山右。摩诘之辋川,荆关之桃源,华原冒雪,营丘寒林,江寺图于晞古,鹊华貌于吴兴。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1]包括近现代的许多著名的山水大家,如黄宾虹多写新安一带山水,张大千常画长江及川蜀形胜,李可染多写北方山川,陆俨少笔下不离江南林泉……。艺术家所表现出的不同地域形态,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坛独具特色的,卓有成就的大家。

崔伟刚山水,也同众多山水画家一样,所到之处自然山川之生成,皆为个人笔下形象之所有,任笔写来,不计南北。携箧乘画,无以数计。后跟随诸位先生,目中所见,耳内所闻尽为山水之心得。加之伟刚家住秦岭山下,写生又多在秦、巴山区一带,眼中所见无非这一带生机。秦岭、巴山一带山川地貌有它的独物性,它即不同于南方气温湿润,树木繁茂,植被葱郁;也不同西部山川,贫瘠干涸,土石裸露。秦岭山脉,雄浑险峻,高岭接天,根插地脉,缓处则山抱坡田,树护人家,形成“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也正是常居闹市的人所想要拥有,但却只有在梦中寻求的生活。秦岭、巴山一带,原始森林则大树参天,孤绝险峻处则石皮裸露。山坡也有植被,但以灌木为主,山上坡田由于能够享受到自然雨水的的滋润,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秦、巴山区一带的风土民情,屋宇房舍,川原山岭,溪流小桥以及雾锁山腰,水漾晴云的客观事物,就成为画家笔下经常借以抒情达意的媒介、符号,一种信手拈来的素材。但这些素材却是人们司空见惯、早已熟悉的客观环境,一般人却又看不上,不会选择这样的普通素材。若不是深谙艺术规律的画家,都易流入追奇求胜的山水制作之中,或显山露水,或笔狂墨怪。亦如清代汤贻汾所说的那样:“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邱之恶境。怪癖之形易作,作之一览无余;寻常之景难工,工者频观不厌”[2]流习之中去。亦即流入“恶道”。

而崔伟刚的水墨山水,恰巧亦即追求着自然之理,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