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影展策展人陈述

2011年12月29日 17:03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第二部分纪录片:证词、家园、城市

一些经典纪录片的常规在数码技术时代的再度浮现,以及它与国家治理中的新的危机的接触,构成了这一单元的语境。其中题为“作为证词的纪录片”的第一部分处理的是有关“证词”的概念:即纪录电影和一种关于社会权利的语言之间的接触面。迪帕·丹瑞亚的《犹如战争》常被认为是现代印度纪实电影的一个地标,桑贾伊·卡克的有关克什米尔日常生活的著名影片《我们如何欢庆自由》依然是一部典范之作。

然后我们来到“家的隐私”部分。阿维吉特·穆库尔·肖基尔的《家庭掠影》中体现的纪录片工具的平民化也同样出现在希亚玛尔·卡马卡尔满载痛楚的关于一名酒吧舞者的自传电影《佳人如我》中。

第三、也是最后一部分,乃是关于城市,题为“新城市文化”——它是关于粗鄙、表演和污垢。它首先是萨巴?德万的作品《舞者浮生》,关于来自德里的酒吧舞者去到乡村,感到被她们的性吸引力奇怪地赋予了权能——即便遭到如潮的男人用猥亵的目光围观。另外两部纪录片经典作品是拉胡尔·罗伊的关于德里的劳动人民的《美丽之城》,以及舒希尼·高希的关于加尔各答性工作者的《夜精灵的故事》。

这一部分的影片:

《秋日的最后国度》(索尼娅·贾巴尔,英语,2003年)

《佳人如我》(希亚玛尔·卡马卡尔,英语,2006年)

《我们如何欢庆自由》(桑贾伊·卡克,英语,2007年)

《舞者浮生》(萨巴·德万,英语,2008年)

《犯罪伙伴》(帕罗米塔·沃赫拉,英语,2011年)

《家庭掠影》(阿维吉特·穆库尔·基肖尔,英语,2003年)

《犹如战争》(迪帕·丹瑞亚,英语,1991年)

《夜精灵的故事》(舒希尼·高希,英语,2002年)

《美丽之城》(拉胡尔·罗伊,英语,2003年

第三部分讲述故事

“你不属于”电影季节目表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一批剧情片。我们在此探索印度电影的一种变化:即离开民族主义、乡村和改革议程这些印度电影的恒常主题,而进入城市这一混乱、甚至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观探索空间。李维克·伽塔克作于1960年代早期的经典之作《降E调》以其残酷的同时进入和出离城市,被我们认为引领了那场我们只是到了现在才看清其后果的变迁。该片被与维万?桑达拉姆的艺术影像《记忆的构造》并置在一起,后者事实上在其对孟加拉文艺复兴的探索中引用了前者。另外两部同样来自孟加拉的电影,《聚居地的春天》和《赫伯特》进一步打开了有关加尔各答、城市空间及其肢解的史诗篇章。

阿努拉格·卡沙普的《禁止吸烟》创造出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一个来自城市的男人被一种内在之瘾所折磨,他将这种瘾外化为一种恐怖主义实验的地狱。此外,印度电影中的新“坏孩子”,影片《戆徒》,被与影像艺术家基然·苏拜亚的表演《自杀遗书》安排在一起。

《爱、性和欺骗》是迪巴卡尔·班纳吉对色情、实验影像、多媒体短信和间谍摄影机的世界的一次虚构探索。我们把它和帕罗米塔·沃赫拉的《道德电视和爱的圣战》放在一起。在后一部影片中,警方对公共空间的监控录像与流行情色影像和八卦新闻一起走向电视时代。

这部分的影片:

《戆徒》(Q,孟加拉语,2010年)

《赫伯特》(苏曼·穆霍帕迪亚,孟加拉语,2005年)

《降E调》(李维克·伽塔克,孟加拉语,1961年)

《爱、性和欺骗》(迪巴卡尔·班纳吉,印地语,2010年)

《道德电视和爱的圣战》(帕罗米塔·沃赫拉,印地语,2007年)

《禁止吸烟》(阿努拉格·卡沙普,印地语,2007年)

《聚居地的春天》(阿尔琼·古里萨里、莫依纳克·毕思瓦斯,孟加拉语,2010年)

《记忆的构造》(维万·桑达拉姆,无对白,2000年)

《自杀遗书》(基然·苏拜亚,英语,2006年)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策展 张颂仁 双年展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