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徐冬冬:问道天地间 悟得“心造境”


来源:凤凰网文化

2002年至2005年,创作《围与不围》组画;2003年,完成《诗》组画;2005年至2006年,创作《距离二十三》组画;2007年,创作《神灵十则》组画;2008年至2010年,创作《太极》系列组画;

寻山

什么是山?什么是水?什么是山水间?

徐冬冬对“山水”念念不忘。在他眼中,中国绘画“人物”、“山水”、“花鸟”各科,唯山水画最为独特,“它不同于西方风景绘画,而是中国人对山的一种特殊的神往与崇拜。”

“什么是山?什么是水?什么是山水间?”徐冬冬放不下这些追问。从1984年起,他开始了对中国山脉的行走。寻山之前,他对中国所有的山脉、河流分门别类,查阅了历代的相关文献、诗歌和绘画,制定了寻山路线——东到普陀山,西到昆仑山脉,北到大兴安岭,南到五指山,按古法寻山问道。数年间,徐冬冬走访了国内数十座名山大川。

徐冬冬:问道天地间悟得“心造境”

《澄怀观化图》 设色纸本1979

对山水的寻访和刻画,让徐冬冬的人生有了本质的升华,数以千幅的写生稿和一大批组画,其灵感都是在寻山问水中产生的。登高远望,条条江河绕山而过,奔向大海,他的心也随之变得博大,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古老哲学有了新的理解。

他说,画者不是见山绘山,而是追求人们心目中的仙境和“神仙”的生活,孕育着“道”的奥秘。寻山、观水,皆在悟道。“上善若水”是对生命的崇尚,天地有大爱,却体现在那一滴柔弱的水中。山之纵横,石之百态,总离不开水的雕琢。行于山水间,岚气清润,阴阳中和,一派祥和的气象。这种和谐的自然观,浸润人心,这也是山水画的灵魂所在。

徐冬冬:问道天地间悟得“心造境”

《云过松风图》 设色纸本1985

那一刻,他懂得了超然的和谐宇宙境界。问道山水间,徐冬冬的宇宙观逐渐形成。山水的千姿百态、四时朝暮,都融汇在他的笔墨之中。

由此,而立之后的徐冬冬,对“心造境”的理解,从“身心合一”发展至“天人合一”。“心”即为“宇宙”;“造”通“易”,求变;“境”又为“致良知”,其意在表达的笔墨要含善爱之心与仁德境界。

徐冬冬:问道天地间悟得“心造境”

《秋风吹下红雨来》 彩墨纸本1985(中国美术馆收藏)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徐冬冬 创作 宇宙境界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