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独家]演员曾江:香港的话剧文化追不上大陆和台湾


来源:凤凰网文化

核心提示: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于2014年10月30日在乌镇正式拉开帷幕,著名香港演员曾江作为嘉宾全程参看。凤凰网文化在乌镇独家对话了曾江,和他畅聊了关于电影、话剧,特别是香港影坛的一些问题。他表示话剧是

曾江接受凤凰网文化专访

核心提示: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于2014年10月30日在乌镇正式拉开帷幕,著名香港演员曾江作为嘉宾全程参看。凤凰网文化在乌镇独家对话了曾江,和他畅聊了关于电影、话剧,特别是香港影坛的一些问题。他表示话剧是文化的一种气氛,不是每个地方每个观众都能接受的,内地气氛很不错,台湾是好的,香港在慢慢建立起来,但还是追不上。谈到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时,他说好戏不一定卖座,某些题目受欢迎的程度就是弱,他觉得《黄金时代》唯一的问题就是拍得太贵了。对于香港电影有过的黄金时代,他认为是人才的作用,而人才是实验积累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现在的香港不能说没有人才,但是没有到,他希望未来可以有。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这一次乌镇在搞戏剧节,乌镇这个地方是一个传统中国的南方水乡,跟它相应搭配的戏剧其实应该是中国古典的比如说昆曲、京剧这些,而我们都知道舞台剧、话剧这种形态是国外传过来的……

曾江:错错错,戏剧不是外国传过来的,是中国传出去的。

凤凰网文化:现在这种具体的比如说话剧的这种表演形态。

曾江:话剧在中国有啊话剧,已经有话剧了,怎么会外国传进来了呢,不要那么崇洋,中国的东西传出去的太多了。

凤凰网文化:国外的戏剧方式和中国戏剧方式的一个比较?

曾江:戏剧怎么会有中国跟外国的分别呢?戏剧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人的感觉表现出来,这个就是戏剧,让人看到有感觉,这个就是戏剧。中国人的感觉跟外国人的感觉,一个人来说,以人类来说没有分别,他也会痛,一样的,他死了,妈妈她会哭的,一样的,他看见他老婆生了孩子出来,他会一样的,什么分别呢?中国人的感情我觉得跟外国人比多太多太多了,外国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是东西。

凤凰网文化:大家都非常熟悉您在荧幕上塑造的这些经典角色,但是也有很多观众知道您其实也一直活跃在各种舞台的戏剧上面,而且近些年好像您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在这个上面,不知道从您的本心上来讲影视剧和舞台剧,您更喜欢或者热爱哪一个?

曾江:OK,一个演员不能说我喜爱这个媒体,我喜爱电视剧、我喜爱电影、我喜爱舞台,我喜爱的是那个本质给我创作的机会。无论在舞台上、在电影、在电视,虽然你的演出是有分别的,但是在创作这个程序上是没有分别的。你拿了一个本子--黄药师,你怎么去创作呢?在舞台上、在电影里、在电视剧里一样的,这个就是做演员过瘾的地方,媒体上没有分别的,这个没有分别。

凤凰网文化:那在具体的表演技巧上有没有一些差别?

曾江:对了,你想过了,在表演技术上是有分别的,舞台上你需要用你的身体语言、你的声调、你的观目、你的动作去表现,在其他的媒体上你要用你的感觉去表现,在表现的方面是有分别的,这是对的。好的演员可能他在舞台上非常非常好,因为他会用他的设备。有的演员在电视剧里他非常非常出色,在电影里面不一定,因为在电视剧里面他有很大的篇幅,他给你0.1+0.1+0.1上去你可以到八十,但是在电影里面,一个多两个小时里面你没有这个0.1+0.1+0.1,你只能够5+5,哇,那个5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到,没有东西你能到5,这个又是不同了。所以在媒体、在表演上面是可以不同的,对吧,你要利用它,这是不同的,但是在创作上没有分别。

凤凰网文化:我想内地的观众很多人都是铁杆的香港电影迷,或者有一些--像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是看着TVB的港剧长大的。所以内地的观众对于香港影视剧的熟悉程度更高一些,但是可能对于香港的话剧、舞台剧这些并不是这么了解,所以我不知道您作为一个香港演员,香港现在的这种话剧、舞台剧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

曾江:话剧这种东西是文化的一种气氛,不是每个地方可以接受的,也不是那么多的群众可以有这种,这么多的观众。这么说吧,电视剧你用那个遥控咔嚓就来了,看得到了,你不接受也不行的,你不看也不行呐,因为你妈妈就在看,那你就看喽,你进来你就哦,正在演。电影,一对年轻小爱人他不一定去看电影,他在一个黑暗里面两个人搂着,我讲话是事实啊,对不对?OK,你去看一个话剧,在内地看电影已经不便宜了,都100块了,你去看个话剧几百块啊,加上吃饭、车钱,你可以有那么多普罗的观众吗?你怎么去把这个舞台,受欢迎的这个气氛建造起来啊?就要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在里面,社会的富有,大家都有钱,欣赏戏剧的文化到某一个水准,他们会看戏,对某一些好演员的很多的粉丝,这些都是理由。但是这些因素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造出来的,对不对?世界上有几个MichaelJackson呢,没有,MichaelJackson,很多人情愿破产他都买票去看他,那是过瘾了,多过瘾,对吧,他的团队跳起来多过瘾,有那么多吗,死了以后我就没有看到一个,不到这个,对不对。韩国那个三个礼拜没了。金字塔这么容易弄出来吗?所以舞台剧是另类的戏剧,我不是说它高还是低的问题,就是说不一样的人就是不一样。我是觉得内地气氛已经很不错了,已经很不错了,内地的文化水平还是有的,还是有的,香港不能说没有,现在慢慢慢慢都建立起来了,台湾是有的,台湾有蛮大百分率的人会去看,那个气氛还是不错的,香港还是追不上,但是在慢慢慢慢的拉上去。

凤凰网文化:确实香港因为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它可能表现在艺术领域就是一种较充分的娱乐化,像最近刚刚上映过的许鞍华导演的新片《黄金时代》,它其实在香港的票房……

曾江:没有。

凤凰网文化:不好,在大陆的票房其实也是比较不满意的。

曾江:某一些题目受欢迎的程度不是那么容易有保证的。萧红,有几个看戏的人知道有萧红,有多少去看戏的人知道萧红存在的时候这个时代啊,不多了,有多少人看过萧红的作品呢,不多了。所以是很难呐,是不是,这种题材吸引力弱的,是不是啊?

我是很喜欢这个戏的,它这个剧本的构思、构成,时空方面的东西,演员的演出、导演的处理、场面。但是真的有那么多人会欣赏吗?真的有那么多人欣赏,去买票去看吗?我可以欣赏,但是我不一定要买票去看。

凤凰网文化:对,其实这也是一个问题,就是一部好戏它并不一定跟它的上座率是成正比的。

曾江:一个卖座的电影一定是好戏吗?

凤凰网文化:不一定。所以其实很多演员、导演,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也在思考,想尽可能的去解决它。比如说像《黄金时代》这部片子的明星阵容其实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吸引一下观众。

曾江:她考虑过啊,她肯定考虑过的。

凤凰网文化:但是效果的话并不一定是理想的,您觉得还能在哪些方面能够做到就是尽量的把一些好的艺术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喜欢、去追求,也包括像话剧这样您刚才说了并不是一个被普罗大众大多数接受的这么一种方式。

曾江:我现在只讲我自己的想法,一个好的电影不一定是一个几亿投资的电影。历那么多时间下来有很多很多好戏,我不说卖座,好戏,很便宜的电影,好在这个地方。

我觉得《黄金时代》肯定考虑过用某一些卖座的演员希望在这方面有一点成就,但是我觉得也不是一个一定的保证,是不是啊?所以我就觉得比较特别的题材不是那么受大众追着去看的那个题材,我觉得不是把钱扔下去,要把这扔下去,是不是啊,这是我的想法。所以我唯一觉得《黄金时代》有问题的就是说它拍得太贵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不花这些钱的话你有这种画面吗?矛盾中,这个就是电影,这个电影这个行业那么过瘾的地方,几百万拍个戏,一亿拍出这个戏,狗屁。难啰,过瘾了,是不是啊?

凤凰网文化:是。关于香港电影,其实它曾经一度可以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优秀的样本,我们都知道在内地这边很多影视专业的课程都有专门的一章是要学习香港电影的,而且曾经香港电影很多香港演员也打进好莱坞,然后香港的一些剧本也被国外翻拍,那曾经是香港电影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但是可能九十年代以后甚至说新千年以后,业界包括观众都有一种哀叹,就是香港电影好像没有曾经那么的鼎盛了,甚至它在一步一步的走下坡路。我首先想问您的就是关于香港电影的这种趋势,您作为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觉得它的原因来自于哪,就是香港电影目前的困境在哪儿?

曾江:好像我刚刚说电影这东西不是钱买的,是人才,在那段时期香港有这么多的人才。但是一个人的才是有限度的,他会空的,他会想不出东西的。人才的接班没有保定的,不能说我那么一个大师,我下面的徒弟就不是这么一个大师吗,谁能保证呢?所以人才这东西也是太玄了、太虚了吧,太幻了是不是。一定的嘛,一定的,你没有这个才怎么能,你弄不出来了,你花钱进去就可以了吗?没有。那就没有。

凤凰网文化:那为什么在那个时期香港可以这么的,就说集中的诞生出这样一大批人才,而现在反而……

曾江:我觉得也不是大批,你觉得很大批吗?

凤凰网文化:但是大家能点得出来名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的演员,现在香港的青年导演也好、青年演员也好,能被人所孰知或者说成绩非常突出的还是屈指可数的。

曾江:你以为当时所谓的人才是一时出来的吗?我觉得最少我们那个年代那些人才是经过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试验的,然后哦,原来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的,这个镜头加这个镜头观众会有这感觉的,他不是第一天就可以出来的,他是经过然后,不是每一个人会从这个地方的小东西可以连到这个地方,他这个终章可以断掉的,等于他的经验就没有了,这个就是人才,不是这个人才,是不是啊?人才不是马上就要出来,你以为刚刚念完书了,一个考第一名不得了的一个导演班的他出来就是一个好导演吗?他可能很有这个,但是他缺的东西太多了,导演太难了嘛,是不是啊?人才不是一代出去的,是吧?

现在我不能说没有人才,但是没有到。可能,我也不敢保证一定有,我希望有,我希望香港有,当然了。但是怎么保证呢,没有人可以保证。

凤凰网文化:近些年香港的很多导演、演员都北上拍片,走入内地的市场,包括可能在题材上,比如像陈可辛导演这两年的两部片子都是非常内地化的题材。那您对于这种香港的影视界,包括可能有一些话剧界的北上进入到内地的这种方式或者说它可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您怎么看?您觉得这样一种结合,对于香港--因为有很多人也在担心这样一种北上会让香港戏剧里面原本的那种特别迷人的港味儿有一些流失,不知道您对这个东西怎么看呢?

曾江:我觉得这个不可避免的,内地有钱嘛,就那么简单。我写一个剧本出来,我的预算100万,我这剧本给内地的老板一看,哇,这个好啊,这个我出2亿,怎么办,你拍吗,但是我要改一点点的,你拍吗,你说,你怎么选择啊!有得选择吗?这么简单,这个是算出来的,算出来就是了嘛,这个数目这个是,是不是。这个怎么说,没的说嘛。

凤凰网文化:那对于香港戏剧方面的这种它的港味儿的特色,这个东西怎么保证?

曾江:肯定有这种疯子,这种固执的人,肯定有的。但发扬出来吗?不知道,肯定有的。所以你担心也没有用,但是我觉得肯定有的,我不是我相信的,我根据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东西告诉我,一定有的嘛,这种傻瓜一定有的,这个死硬派一定有的,他逃不了香港那种文化的嘛,一定有的,不用怕了,这个问题就是出来了嘛。

凤凰网文化:我们都知道香港以前的片场,有一个很流行的就是有很多戏是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就开机,其实这个是在现在大家逐渐接受,但是曾经可能在内地大家是想象不出来的,因为内地的影视和文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基本上很多成功的戏的剧本都是改编自成功的小说也好、或者说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那我不知道香港的这种方式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还是说它只是个别导演的个人风格,就是香港的这种戏剧它和文学的结合程度怎么样?

曾江:形成这种情况有很多道理,对不对?成本,一个老板说我拿这么多钱出来你五天给我一个戏,那五天就来吧,来吧,没问题,但是这种东西持久吗?可以长期的下去吗?不可能的,是吧,怎么可以呢。没有剧本是不行的,不可能的,不是长久的事情。不止是香港,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事情,只不过你们知道香港有这种事情,外国都有,哪里会没有呢。没有剧本,而且很多没有剧本的东西出来是非常非常好的,即兴的东西,其实这个是一个集体创作,导演、摄影师、演员,什么什么东西即兴学,哇,出来不得了的东西,有的,有这种例子。但是可靠吗?不可以的,行不通的。

凤凰网文化:最后一个问题,明年您还会不会来乌镇或者说我们在乌镇的观众有没有可能看到您的舞台剧在这里上演?

曾江:那要看机缘了,没有空怎么来啊?我当然想来,对不对,接触那么多的东西,那么多外国的东西,我们那么难去接触的,对不对,西班牙有一个好戏我会知道吗?

凤凰网文化:在香港也不好接触吗?

曾江:不可能知道的,但是这里是专业的人,他们征求全世界的东西,然后培养出来,这个好,我知道这个好吗,我也不知道,我不是专业的人,我只是一个观众,是不是啊。

假如可以来为什么不来,尤其我们这么爱这个东西,怎么会不来对不对。但是要看机缘,我没空怎么办呢,我病了怎么办,对不对?缘分的东西很难说,这个是缘分我看,那是缘分。

凤凰网文化:那我们就为乌镇的观众祈祷这份缘分,明年您还能来。

曾江:谢谢!

凤凰网文化:好,谢谢您!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乌镇戏剧节 曾江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