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人物

余中先:莫迪亚诺写巴黎就像刘心武写钟鼓楼


来源:凤凰网文化

凤凰网文化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颁奖词为:他唤醒了对最

凤凰网文化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颁奖词为:他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凤凰网文化第一时间采访了《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他表示:莫迪亚诺作品中充满了对二战历史个人化的回顾和自我寻求,尤其擅长从地理上描写巴黎,就像中国读者熟悉的刘心武的《钟鼓楼》一样。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莫迪亚诺获奖,是否可以看出诺贝尔评奖标准的某种趣味?

余中先:这个我不做评价,所有入围的都是好的,只是在好的里面再选出更好地。

凤凰网文化:简单介绍一下莫迪亚诺和他在法国文坛的位置?

余中先:是法国目前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而且畅销。题材主要是对二战历史个人化的回顾。侦探故事下面包裹的是一代人对自我的寻求。这种题材很大程度可能和他的犹太人身份有关。尤其他对二战中巴黎的描写非常绝妙,他非常擅长从地理上描写巴黎。和刘心武的《钟鼓楼》的写法很像。《钟鼓楼》也写的很好。

凤凰网文化:莫迪亚诺是否可以代表目前的法国文坛?

余中先:当今法语文坛缺少像伏尔泰、雨果、左拉、萨特、加缪等大师,新小说派、荒诞派等文学流派和曾经兴盛一时的文学团体逐渐衰落,文学在大众阅读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法语文学虽无成套的理论体系,但追求标新立异和文学表现力的传统依然存在,一些有责任感的作家也就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如何捍卫自己的思想进行探索,保持独立的思考。

凤凰网文化:所以很多人说莫迪亚诺代表了“新寓言派”如何理解?

余中先:不光莫迪亚诺、包括格拉克、勒克莱齐奥等作家的作品多为哲理小说,用寓言的形式写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创作手法上,这些作家回归到人物和故事,用丰富而新奇的形式对名著、传说等资源进行重新诠释,作品形式包含内容而又大于内容。

凤凰网文化:莫迪亚诺的创作高峰大概在什么时候?

余中先: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很多传统的大师去世。新的一批人起来,有点儿像我们中国当时的情况。当时法语文学兴起了一股纪实文学的潮流,人们似乎离开了实验小说,而将注意力放在传记、家族史、历史小说等非虚构作品上。这些作品中史实与现实相结合,作家把细节的真实展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写实文学与先锋文学的界限日益模糊,公众趣味发生变化,法语文学处在一个过渡时期,纪实文学的繁荣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产物。

凤凰网文化:国内受他影响最多的作家?

余中先:具体的我不太知道,王小波肯定是。如果中国作家有谁不去读他作品的话,我觉得是欠缺敏感度的。

相关专题:2014诺贝尔文学奖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莫迪亚诺 诺贝尔文学奖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