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郭齐勇:国学科目尚未纳入教育部体系 属于黑户


来源:凤凰网文化

郭奇勇:国学科目尚未纳入教育部体系 属于黑户 郭奇勇接受专访凤凰网文化讯 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2014年9月29日

郭齐勇:国学科目尚未纳入教育部体系 属于黑户

郭奇勇接受专访

凤凰网文化讯 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2014年9月29日晚在长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颁奖盛典,现场揭晓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包括“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和“国学传播奖”等。逾百位文史大家和业界名流齐聚千年学府,共同见证中华文化史上的国学盛事。

活动现场,凤凰网文化频道独家对话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他表示所谓国学,就是我们中国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最基础的经典和长期的影响结果,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要接近走进孔子,走进老子,走进佛祖,走进儒释道,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的这些,大家是有创造性的活化的内涵在里面,我们要推进它。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您如何理解国学?

郭齐勇 :国学是虚热还是真热,这个问题是十多年前我的文章里面最先提出来的。我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虚热和真热呢,我是说现在我们的国民教育这一块非常缺乏这个国学。因为我们几乎有三代人没有从它的国民教育中正常的接受国学教育,就会有60多年的,没有接受正规的国学教育。你可以比较一下我们和台湾的这个教育,当然台湾的这个教育现在有可能变化。但是这个四书的教育,中国文化基本的这些价值理念的教育,在国民教育中要占很重要的分量。也就是说国民的文化素养,国民的特别是道德的文化的素养,这些中间应该在它的中小学的时候,要接收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的教育。

凤凰网文化:我们小学学的思想品格是远远不够的?

郭齐勇 :现在所谓的这些教育是反向的教育。是批判中国文化的教育,所以我们是妖魔化中国文化的这样一个几十年,我们是几代人没有接受正规的国学教育,所以我是说我是说我们的国民教育系统,我们的教育系统。你看我们现在很好的理工知识分子,我们现在的文科的知识分子,他根本不知道四书五经为何物,你不可以想像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不懂得他的宗教的基督教的这些基本的教义的一些,他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系统的东西,这是不可想像的。

凤凰网文化:现在的国学热感觉是从自下而上过渡到了自上而下?

郭齐勇 :现在的国民自发兴起的国学热啊,当然有些鱼龙混杂的现象,有赚钱的儒国学,有这个所谓风水的国学等等,它是民间在推动。但它反映了一个需要,就是民间对自己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的需要。而我们的国民教育没有满足这个需要,所以它才有这样一个热。国民有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了解的需求,这应该说是一个民间自发的一个行动。在自发的行动之下,它不免产生你说的鱼龙混杂的现象。

最近习近平,应该说他是中共的所有的领袖里面第一个到孔庙去的人。他虽然不是像现代以来的帝王去拜孔,但已经释放出这个信号来了,我觉得这个还是值得肯定的。

凤凰网文化:目前可能对国学的定义是存在分歧的,您有什么您个人的理解?

郭齐勇 :国学它有国魂的层面,它有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核心的价值系统的层面,有老百姓的信仰层面,有老百姓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层面,有它的精神诉求的层面。但另一方面,国学它又是一个知识体系,国学有它的ABC。现在你看我们的称谓,我们的电视里面,屏幕里面,经常说些非常外行话。

另外它也有他的经史子集的学术研究的层面,它有国学、像国艺、国术,国家的戏剧,这样一些层面,民俗这些层面,它有核心的,像我们武汉大学从2001年我就办起了国学班,现在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一班一班的孩子培养出来了,现在就基本上他有一个国学的知识系统了。今天我们看全国的国学院长的研习会议,这是第三届了,我们也在讨论一些培养方案,就说我们国学培养的孩子,他和现在文史哲培养的孩子不一样,他的系统不一样。比方说刚才李学勤先生讲到的,我们要从小学入手,我们要通过文字学、训诂学,我们来了解认字开始,现在有很多认字都认不清楚,讲什么国学是吧,然后要对经学加以独特的研究。经学四书五经,五经到十三经,我们的经学系统。西方有很多的古典学系统,西方的宗教的神学的研究,古典诠释学的研究,他们的古典学都很火,有专门的研究。我们五四以来,经学这一块没有多少人研究,现在的大学中文系也没有经学的这一块研究。

凤凰网文化:经史子集排在首位。

郭齐勇 :经学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体,所有我们的治理系统、礼乐伦教,我们的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宗教、政治、伦理法制的一个综合东西,就是经学。所以在经学里面它应该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但是60多年以来,没有多少专家,没有人在做这些方面的研究的,所以我们这一次培养国学人才,今天我们开国学院长会议,很多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凤凰网文化:所以我觉得这个可以再稍微多讲两句,比如说学生有没有门槛,什么样的家庭会把孩子送过来,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郭齐勇 :我们的国学院是从国学发展的孩子的培养,是从2001年开始,我们开始的时候,是在全校进入武汉大学的学理工科的,学文史哲的、社会科学的很多孩子,自愿来学自愿来报名,经过考核,我们不设门槛。当然我们有门槛,是进入武汉大学的学生。

他来自愿地学,我们也是体制内来做体制外的事情,因为为什么叫做体制外的事情,就说我们现在国学这个名目还没有纳入中国政府,中国的教育部门,中国的国务院学务委员会的户口,没有代码,我们是黑户黑口,我们是在采取交叉学科的方式来做这个。

凤凰网文化:师资方面好解决吗?

郭齐勇 :师资很好解决,因为我把我们学校文史哲的最好老师都调动了给孩子上课,直接读经典,我们是小班授课,经典导读。这个导读比原理概论加通识的教育更加有益于培养孩子。所以我们学校培养的孩子都很了不起。我们是小班,我们每一个班都是十几个人,二十来个人左右,每个本科班,我们现在有硕士有博士。这样我们有一个系统,不管官方承不承认,就这样按交叉学科来培养,培养的孩子确实比较和文史哲培养的孩子不一样,他们那些传统的培养方式是概论加通识,我们不是这样的。

凤凰网文化:真的是对现在教育制度的挑战冲击。

郭齐勇 :你看我们读很多经典,我们读的经典就不是像社会上读的经典,我们是一个一个字,一篇一篇来读。我们就是老师们讲《诗经》,讲《楚辞》讲《尚书》,讲《论语》讲四书,讲《礼记》,我们特别重视前四史,我们也让他们读西方的经典,但是重要的是自己本土的经典。

总之我希望全社会都重视国学和国学的训练,因为我认为中国现代化处于一个瓶颈,最大的瓶颈是我们人的素质问题。我们国民的素质,全世界各族群人民的素质都是从自己的文明经典中吸取营养的,其实所谓国学,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它就是我们中国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它最基础的经典和它长期的影响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要接近走进孔子,走进老子,走进佛祖,走进儒释道,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的这些,大家是有创造性的活化的内涵在里面,我们要推进它。

相关专题: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国学大典 国学大奖

凤凰网文化专访郭齐勇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9/30/787783b7-d2b4-406f-a132-184e3f210827.jpg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