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国学者:“都教授”在中国火是因中国受道教文化影响深


来源:凤凰网文化

00
9月7日,以“文化共荣 时代传承”为主题的“东亚文都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论坛”在福建泉州聚龙小镇举行。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学者、作家梁鸿、诗人、作家余世存、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曲德林、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樾、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建设、泉州文化学者陈日升、旅行作家谢田、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兼文化院院长金辰坤、韩国东国大学教授朴永焕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教授尹亨建、日本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龙、日本和服文化专家五十岚绫子、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田原等数十位来自中、日、韩的文化学者、作家云集本次论坛、共同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图为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曲德林先生做《凝练亚洲价值,推动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9月7日,以“文化共荣 时代传承”为主题的“东亚文都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论坛”在福建泉州聚龙小镇举行[详细]

日前,以“文化共荣时代传承”为主题的“东亚文都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论坛”在福建泉州聚龙小镇举行。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学者、作家梁鸿、诗人、作家余世存、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曲德林、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樾、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建设、泉州文化学者陈日升、旅行作家谢田、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兼文化院院长金辰坤、韩国东国大学教授朴永焕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教授尹亨建、日本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龙、日本和服文化专家五十岚绫子、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田原等数十位来自中、日、韩的文化学者、作家云集本次论坛、共同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

凤凰网文化讯 日前,以“文化共荣时代传承”为主题的“东亚文都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论坛”在福建泉州聚龙小镇举行。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学者、作家梁鸿、诗人、作家余世存、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曲德林、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樾、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建设、泉州文化学者陈日升、旅行作家谢田、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兼文化院院长金辰坤、韩国东国大学教授朴永焕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教授尹亨建、日本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龙、日本和服文化专家五十岚绫子、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田原等数十位来自中、日、韩的文化学者、作家云集本次论坛、共同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

2013年8月,中国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三个城市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特色,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这是本次论坛发起的契机与背景,也是吸引海内外众多有识之士相会泉州的动因。

如此之多的文化大家齐聚泉州聚龙小镇,可谓“文化聚龙”的最好见证。针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现状、传承与复兴的时代命题,中外专家学者在现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纵论东亚文化之流变、文明之变迁。同时,也对泉州、横滨、光州三个东亚文都的互通往来、传统文化的扬弃经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各位嘉宾依次做开幕主旨演讲,随后朱大可、金辰坤、陈龙、陈日升就“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使命与经验交流”进行了第一轮对谈发言,接着是余世存、五十岚绫子、朴永焕、曾樾、王建设就“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当下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第二轮对谈发言,最后梁鸿、田原、尹亨建、谢田针对“都市化进程中的人文传统与习俗”进行了最后一轮对谈,整场论坛也以此作为尾声而结束。

梁鸿:乡村已成传统文化废墟 中国已丧失文化共同底线

因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而扬名的学者型作家梁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谈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乡村文明中的样貌。在梁鸿看来,这种文化的接续显然已不容乐观,甚至中国的乡村已沦为文化废墟。“我这四五年来以我自己的家乡梁庄,就是河南的一个村庄为原点,做了一些考察。我回到自己村里面住下来,然后去访问我自己的奶奶,婶婶,叔叔等等。”

“同时我我也沿着我们梁庄人出去打工的足迹,又走了好多地方。看他们怎么打工,怎么思考梁庄,怎么想他所在的村庄。那么在这两个过程当中,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觉,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个乡村、在一个村庄里面落脚的话,我看到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坍塌的状态。”

乡村作为中国现阶段非常庞大繁杂的生活共同体,曾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之所在,然而这种文化共同体在日益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似乎面临瓦解危机。对此,梁鸿也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那种传统文化的落实,比如说孝道,比如说儒家文化,那很多的那样一整套的仁义礼智信,在村庄里面也是非常淡漠的。因为这几年我每年回去都会去一个养老院里面去看一看,你会看到那样一种中国最最讲究的一种孝,那么在中国最基本的生活层面,真的是非常非常衰微的。这种衰微不单单是经济的原因,实际上是文化共同底线的丧失,这种丧失我觉得才是最根本的丧失。”

朱大可: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 中日韩是文化的三国演义

著名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将论坛主题“文化共荣时代传承”的实质归结为“文化杂交”,一针见血地指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他以自己为例,“其实我就是一个文化杂交的产物。我的父亲是闽西的客家人。我是朱熹的后代,据他们调查说朱熹的后代来自浙江杭州良渚文化,我是良渚人的后代。而我的母亲是莆田人,但是北方来的,可能有突厥血统。”

针对“文化杂交”这一概念,朱大可由自身又延伸到“亚洲文化共同体”,对文化的流变交融进行了更为透辟详尽的解析,“杂交是一个基本的生命样态。那么说这个话题呢,我的一本新书,叫《华夏上古神系》,这本书里面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叫做亚洲文化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是现在建的,而是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在以前是没有人提的。”

亚洲文化共同体的主轴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朱大可将其定义为文化的“三国演义”。

“在历史上也可以看到。在日本遣唐使以后中国化,但是到明治维新以后,他是欧美化,然后去中国化是吧?韩国也有这样的经历,就在这个学习,仿效,然后又再一次抛弃,在这样的来回的振荡当中,一方面建构了自己的民族主体性,同时也吸纳了周边国家的这些文化的精华,文化就是这样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循环当中,不断地形成的。中日韩我认为就是一个三国演义的格局,文化的三国演义。”

陈日升:泉州传统文化保存最好是因离北京远 很多政治运动搞不到

2013年,中国泉州在众多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东亚文都”之一。作为泉州本地深耕、研究、传播当地文化多年的老专家,陈日升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在泉州的留存之完好,样态之丰富、泉州对整个东亚影响之大之深,可谓口若悬河语重心长,堪称泉州文化的代言人和“活化石”。

其中他着重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泉州得以更为完备传承的关键因素,“我们有一句古话,叫'礼失求诸野',就是最重要的传统在中央,重要的地方有一些小事,特别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50年代以后,传统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中央地方有的已经很困难了,现在再唱高调都是大学的教授,老百姓已经不大行了。但是传统文化在一个偏远的城市,顽强地保留着,所以泉州这个特点。”

此外,在陈日升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天高皇帝远”,“我们这里离北京很远,所以很多政治运动搞不到我们。所以你说南音,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教材,在课堂里面上音乐课,中国其它地方是搞不起来的。我们20几万孩子唱南音,只要他唱过南音,这辈子无论他走到天涯海角,二三十年,他只要一听到这个音乐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了东亚文化。”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泉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当仁不让地冠绝中国,陈日升也毫不客气地表示,“泉州保留这个传统文化,我看在中国地级市里,可能中国是第一个。没有人有办法跟我们比。”

朴永焕:中国受道教文化影响至深 所以“都教授”在中国很火

来自韩国东国大学的教授朴永焕,是韩国知名文化学者,对汉文化也非常熟稔。他将中国文化架构的根基归结为道教文化,同时这也是中韩文化的共通之处。“鲁迅曾经说中国人不喜欢和尚、尼姑,但是从来没有不喜欢道士的。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就是中国文化基层文化是道教文化,光州也是这种文化比较浓厚。

朴永焕认为,道教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对汉民族的心性、思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国古典文学里最为常见的“人与异物(鬼、妖、神)之间的感情”,到衍生出的种种超能力和想象力,再到现代中国人的长寿情结,都可追本溯源至道教文化。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成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受捧的原因。

“大家都看了倩女幽魂,是吧?人跟这个狐狸或者白蛇传,蛇,这种故事情节,把蛇,狐狸变成外星人,就是这个《来自星星的你》,主要故事的结构。所以那么多电视剧当中,最符合中国人的DNA就是《来自星星的你》。”

“道教的不老长生,无意识当中增加了中国人锻炼身体的意识形态,早上公园里全是,韩国没有这种现象。都教授400零几岁,我见到这句话之后,彭祖,中国的彭祖是谁啊?既是道家里面的长寿的神,800多岁。所以他765岁还是很年轻,都教授也是一样,他也很年轻。”

陈龙:日本传统文化传承比中国做得好 天皇神宫20年就搬迁一次

日本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龙是日籍华人,他浸淫日本文化多年,同时因为华裔背景,汉文化亦是其母文化,因此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他长期致力于两国文化的沟通共荣和传播推介。参加此次论坛,陈龙也是代表了这样一座“桥梁”,向中国公众介绍日本对于其传统文化的继承经验。

“日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我觉得比中国做得要好一些,好不少,但是也有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一些传统的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做得非常严格,非常仔细。比方讲,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天皇这个家族,据天皇他们自己讲传承了一千多年,他们有一个神宫,在伊势和三重县(音)最高规格的一个神宫。这个神宫每20年就要搬迁一次,其实就是从这块地的左边搬到右边,再从右边,20年以后再搬回来。据历史记载反复地大概已经有八百年延续这样的事情。每次搬迁的时候,所有的房子的所有的材料他都不用了,完全造新的,里面祭祀的东西,也全部造新的,所以这个就是每隔20年就是一个技术,一种工业传承,就在这个祭祀里面。”

由此可见,日本政府为了保存民间传统工艺,不致断代失传,算是大费周章,但这其实也彰显了日本官方对于其传统文化的敬畏态度。

“比方讲木匠,一般的是爷爷当了栋梁,所谓的栋梁就是木匠的头,当了头,来负责这个工程的事情,他已经带着孙子,他的儿子当然也在,他的孙子也跟着在现场一起参观,就言传身教,就已经到了孙子这一代。”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来自星星的你 都教授 韩国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