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国以来的婚礼 冰心在燕京大学举行西式婚礼


来源:南方都市报

婚礼自古以来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民国以后,尽管知识界、文化界开始比较多的自由恋爱式婚姻,但旧式包办婚姻还是占多数。

冰心和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的西式婚礼,后排中立者为司徒雷登。

民国时期北京花轿接新人。

旧式婚礼还是主流

婚礼自古以来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民国以后,尽管知识界、文化界开始比较多的自由恋爱式婚姻,但旧式包办婚姻还是占多数。从婚礼的形式来讲,西式婚礼在文化知识界已不鲜见,但旧式婚礼在整个市井社会层面基本还是主流。民国以后的婚礼,逐渐由繁入简是最大的一个特点,但是一些程序还都是有的。这些程序在今天,可能已经不再有同样的称谓,但是许多实际内容,基本上还包括在这个程序之中。

第一个程序是提亲。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互相不认识,总要有一个婚姻介绍,这就是提亲。从前有专门做这个的媒婆,可是也有很多不是通过媒婆,而是通过介绍人。一般是男女双方其中之一亲友的介绍,根据双方的家世背景和年龄,希望他们能够结亲,不管什么形式,得通过介绍人来提出,这就是提亲。

提亲以后,就要有一个重要的事情——— 合婚。

在当今社会,这个程序基本没有了,即使有些人还相信这些,也不再作为现代婚姻的形式。合婚实际上就是要合一合双方的属相、八字是否相配。在过去有很多迷信的说法,夫妻两人属相不能犯相,什么叫犯相呢?比如说“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等等,也就是属相相克。另外还要换帖,交换八字,就是你家的孩子批过八字,我家的孩子也批过八字,两个人要互换八字,不是内行人还真合不了,必须找专门干这个的去合,这就叫合婚。

经过合婚了,那么就开始相亲。一般来说是男方到女方家去,没有女方到男方家去的。一个是看看对方的相貌。旧时代没出嫁的女孩儿叫没出阁,平时看到没出阁的女孩儿是不容易的,没出阁的闺女不能出门让人看,但是开明人家也有女方到场的情况。主要是女方审查男方,如相貌、人品、学问,再有通过到家里去,也看看这个人家的经济状况、经济实力,这是相亲。

相亲以后,下一个程序叫放小定。放小定实际上也是男方先小规模地送一些聘礼,一般来说有比较简单的金银首饰、衣料,还有一些平常的水礼,多为食品,这叫放小定。合婚和相亲后放了小定,基本上两个人结婚就没有太大问题了,放小定已经是进入到肯定的阶段。

放小定以后,再下面一个程序就是择日,就是选择一个结婚的时间。把日子定了以后,就开始要放大定,男方将比较多的礼物送到女方家去,内容与放小定差不多,但是品种和规模就大得多了。放大定以后,下面就是女方向男方过嫁妆(妆奁),这是一个很隆重的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炫耀。过嫁妆要有过嫁妆的队伍,要招摇过市。至于多少抬,根据女方家的经济实力而定,但必须是双数,少则四抬、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甚至更多。过嫁妆一般来说就是日常用品,比方说家具、箱笼、服装衣料、生活用品,包括铜脸盆、暖壶、痰桶……都要成双成对,上面都要贴上红纸。

过嫁妆时,街上总有人围观,看看女方家是不是富有,陪嫁的东西有多少。特别富豪的人家,有陪送古玩珍宝、土地和店铺的。陪送土地怎么陪送呢?就是用礼盒抬着地契,里面放几块地上的土坯。要是送店铺呢,就把这个店铺的匾额临时摘下来,也随着过嫁妆的队伍送到男方家去,或奢或俭、或贫或富,是不一样的。

送完嫁妆以后就该迎娶(正确的名称叫亲迎)了,迎娶就是男方到女方家去接新娘子。迎娶队伍就很隆重了,由男方这边抬着花轿,娶亲太太(非近支已婚女性亲眷)是要跟着的,一般来说娶亲太太要找“全和人”。什么叫全和人呢?上有父母,有丈夫,膝下有儿女,这样的才叫全和人,图一个吉利。亲迎队伍也有骑马的,也有乘车的,吹吹打打,这就热闹了。另外,在娶亲的时候,应该抱着白鹅,这个鹅代替的是鸿雁,古人认为鸿雁是从一而终的。后来没地方找鸿雁去,就以鹅来代替鸿雁,所以鹅在婚礼中是一个吉祥物。民国时这种婚礼,一般新娘穿的是上袄下裙,坐轿子;新郎呢,头戴呢帽,身着袍子、马褂,十字披红骑马。

接回新娘到男方家里以后,就要拜天地。唐朝时候,男方娶亲,在娶亲的地方要临时搭一种帐篷,叫青庐。夫妻双方在青庐喝合卺酒,洞房也是在青庐之中。民国时婚礼男方家里要搭席棚,拜天地当然都是在男方的家里了。现在我们影视剧中的拜天地最常见的一幕就是父母端坐在桌子两侧,然后傧相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将几件事同时进行了。拜天地是宋代以后的事,是男女两个人一起拜天地,亲友宾客在场,但是没有男方的父母参加,不拜父母,什么时候拜父母?第二天早上起来才拜父母。杜甫的“三吏三别”里面的《新婚别》,说的是两人还没有行合卺礼,丈夫就被抓去当兵打仗,所以新婚妻子说“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就是说我们还没来得及举行合卺礼呢,我怎么能在你走之后,去侍奉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大姑子、小姑子、妯娌?充分说明拜姑嫜是在行合卺礼之后。

送入洞房之后第二天就要“分大小”。分大小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宋代以前是男女双方各拜自家的祖先,以后是女方要拜男方家祖宗的祠堂,就是男方家的祖先。拜祠堂之后,再拜男方的父母,认公婆。认公婆之后,是认男方家的大小,比如说男方的兄弟、妯娌,或者是姊妹,总之就是比较近支的七大姑八大姨,向一家人介绍自己的新娘子。

这样结婚以后,再就是隔多少天,男、女方家里的人在一起聚会一次,这个各地习俗不一样,叫“会亲”。最后的一个程序,就是“回门”,就是女方结婚嫁到男方以后,再次回到娘家,女婿跟着去,这叫回门,这才完成了整个婚礼。至于回门的时间,不同民族和地域习惯不同。

提亲、合婚、相亲、放小定、择日、放大定、过嫁妆、迎娶、拜天地、坐帐(入洞房)、分大小、会亲、回门,这是完成了一整套的旧式婚礼。有许多仪注和讲究在民间或有更多,各地不一,如跨火盆、撒帐、吃子孙饽饽等礼俗在某些农村和民族中至今都存在。

从清末到民国中期,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程序。这一套程序下来有的时候多则半年,少则几个月。但是民国以后,这种程序逐渐就在改变,尤其是民国时期具有新思想的知识阶层,没有这么多的繁文缛节。应该说,民国时期旧式婚礼、新式婚礼、集体婚礼是并行不悖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讲旧式婚俗有两本书应该说是写得最细致的,这两本书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我经手出版的:一部是民俗学家常人春先生的《旧京婚丧礼俗》,后来我给起了个通俗的名字叫《红白喜事》,常人春讲的是市井的旧式婚丧礼俗,所述甚为翔实全面。再有一部就是爱新觉罗·瀛生先生的,讲满族人的婚礼也真实可信。如果想了解汉满两种婚礼非常翔实的材料,不妨看一看瀛生先生和常人春先生的这两部著作。

新式婚礼与旧式婚礼并行不悖

民国以后,实际上很多东西在逐渐地变化,新的思想和一些外国的结婚礼仪都渗透到中国。北京不太明显,上海、南京这些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和新式的城市比较多,采取教堂婚礼的也很多。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已经提倡去奢求俭,新式的婚礼,既节俭但是又不失于隆重。比如说1935年,上海市政府出面举办的集体婚礼,非常隆重,当时参加集体婚礼的有57对新人,都穿着西式的礼服、打着领结,新娘子穿着婚纱。当时在全国有轰动效应,上海市的市长吴铁城、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上海闻人杜月笙、王晓籁等都参加了这个婚礼,在社会上反响非常大。

接着在1936年,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又举办了一个33对新人的集体婚礼。在南京的励志社举行。1936年已经是抗日战争的前夜,是反日爱国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这个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所有新人的服装、用品全部使用国货,而不用进口货,这个婚礼也非常隆重。北平的集体婚礼是直到敌伪时期才有———1941年,北京那时候又不叫北平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改为“北京”,当时由“北京市政府”出面,在中南海公园的怀仁堂(那时候中南海已经对外开放了),举办了几十对新人的结婚典礼,当时也是北京伪市长参加了这个婚礼,所以集体婚礼当时已经是很流行了。

民国后期,许多文化人就已经不是按照旧的仪节举行婚礼了。比如说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婚礼,简单而隆重,生面别开,当时有100多位文化界、知识界的名人(今天来说都是了不得的泰斗级人物)参加,真是郎才女貌,轰动一时。再有一个是1929年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我看到有些材料说他们的婚礼是在京西大觉寺举行的,大觉寺还有一张他们在寺里的照片,我也看到过。但实际上他们的婚礼不是在大觉寺,而是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的,证婚人是司徒雷登。据说,他们的婚礼非常简朴,婚礼花费仅34法币。当时在燕京给他们盖了一栋两层的小楼,尚未竣工,他们的婚礼结束以后没地方住,司徒雷登就派汽车将他们送到了京西大觉寺。他们租了京西大觉寺的客房当新婚洞房,十分简单朴素。吴文藻和冰心还没有卸去新郎新娘的装束,就坐着汽车和一些特别亲近的朋友一起到大觉寺。所以他们的洞房在大觉寺,婚礼却是在临湖轩举行,当然也是很西式的婚礼了。

至于我家,我父母完全是自由恋爱,我的外祖父和我祖父,都是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他们没有过提亲的这个过程,也没有合婚的旧俗,他们没批过八字,没换过帖,这些都没有。他们也没有什么放定、过嫁妆——— 我母亲确实是有陪嫁的,但是也没有过嫁妆的程式。

他们的婚礼是在东城南河沿的欧美同学会举行的,大概是在下午四点举行,婚礼很隆重,这些老照片都还在。欧美同学会的婚礼主要是亲朋好友、同学等等,有近200人参加,晚饭是在欧美同学会吃的简单西式自助餐。婚礼上他们穿的是西式的结婚礼服(白色婚纱和大礼服)。他们没有第二天拜公婆什么的这些繁文缛节,但是晚上回家以后,我母亲就换上软缎旗袍、绣花鞋,父亲换上袍子、马褂,这是1947年的秋天。

婚俗在不断演变

以婚俗来讲,农村和城市不同,民国初年和民国中叶又不同,总的来说是由繁入简。简自然容易,没有多少事,一般都是在一些酒楼、饭庄举行,晚上婚礼以后吃顿饭。北京的很多大饭庄,像什么同兴堂、福寿堂,这些地方都可以承接这些大的婚宴。今天也多是采取一种婚宴的办法,但是婚礼更为多样化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现在多数喜欢结婚更浪漫一点,还有什么草坪婚礼、游艇婚礼。我倒觉得这样非常好,其实结婚只是两个人新生活的开始,那种旧式的婚俗弄得人很疲劳,而且花费很大。花费大在哪儿呢?你要去花轿铺雇轿子,要雇执事,前面要有戴着荷叶帽、穿红的长袍、戴金花的执事队伍,后面是花轿,这个队伍非常庞大,其实是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

自古以来,婚礼举行的时间应该是在晚上,古代“婚”与“昏”同,结婚的“婚”与黄昏的“昏”是同一个字。北京和东北地区现在婚礼多是在中午之前举行,其实都不传统。反而离北京不远的天津,乃至于南京、上海,都是晚上结婚,这才是正确的。从前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做“正不娶、腊不定”。什么叫“正不娶、腊不定”呢?就是正月不举行婚礼,腊月不定亲,因为正月里头很忙,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有节;腊月里头也很忙,所以就不定亲。这时候一些其他节日的喜庆气氛,会把你这个婚礼冲淡了。

一百年来,婚俗也是在不断演变。到了上世纪50年代,这个婚礼就过于简单了,有一个说法是: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三转一响是哪些东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是三转,一响则是收音机。到了90年代以后,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于是婚礼就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婚俗的变迁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的变迁。

口述:赵珩采写:南都记者李昶伟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民国后期 旧式婚礼 1941年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