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在古朴与现代之间做文章


来源:人民网

寨子在半山腰,山上山下的梯田如梦幻般层层铺开,一脉汩汩清泉流过,穿起鼓楼、风雨桥和一座座柏木青瓦吊脚楼,山水之间,是秉承祖先智慧生活的侗家人。这里被称作“梦里才能到达的地方”,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堂安侗寨。

原标题:保护那些不可复制的美丽

图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堂安侗寨。

乔啟明摄

寨子在半山腰,山上山下的梯田如梦幻般层层铺开,一脉汩汩清泉流过,穿起鼓楼、风雨桥和一座座柏木青瓦吊脚楼,山水之间,是秉承祖先智慧生活的侗家人。这里被称作“梦里才能到达的地方”,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堂安侗寨。

寨子里有个生态博物馆,馆长是个挪威人叫约翰·杰斯特龙,他有句名言:“堂安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

其实这样的范例,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并不鲜见。如明珠般镶嵌在大地上的民族村寨,集中体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有着不可复制的美丽。

城镇化浪潮涌动,地方发展冲动,这些村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被破坏,随之而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变化,导致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危机。

自2009年开始,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6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受益于此项政策。借着政策东风,各地也探索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行性路径。

在古朴与现代之间做文章

期望村寨永远保持原生态,那是旅游者的心态,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更渴望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在现代与古朴间,或许有兼而得之的途径。

古树参天,清泉淙淙,石头砌成的村落掩映在一片绿意中,时时传出甘洌如泉的对歌声。距离贵阳市区仅10余公里,便有如此民族风韵悠长的所在——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

漫步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游客会发现,现代化设施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已与当地风貌风情融为一体。太阳能路灯、沼气池、垃圾箱,更别说水、电、路,人们按原先的节奏生活着,同时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设计感是一把双刃剑,过多则破坏风貌,恰到好处则能提升品质。从偏坡村继续向山上行进,路过连绵的荷塘,来到下院村。整个村寨依山而建,沿等高线排列,寨前田畴纵横,塘溪环流,岸柳成行,一片浑然天成;细看则小至广场上的木墩,大到民居布局都透着专业眼光,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却并不显得突兀,有本来就该如此的观感。

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两个村的改造都是规划先行,委托省里专业团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并在建设中严格按规划实施,不贪大求洋,力求做精做细。他们追求的目标,可用“三化”来概括:“风格乡村化、材料本土化、底蕴民族化”。

没有产业支撑,再美的场景都缺少活力

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一个关键点,是要处理好“面子”和“里子”的问题。如果只是重视环境改造,没有产业支撑,再美的场景都是缺少活力的。事实上,“特”就是资源,“特”就是优势,只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就能整合资源,找到出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冯记沟乡回六庄村下辖的自然村强记滩村是一个纯回民村,滩羊养殖是当地的优势产业,滩羊肉和二毛皮都是享有盛誉的著名特产。在特色村寨发展中,当地进一步突出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7岁的强学军家房子刚刚装修过,原来与土地同色的土坯房换成了崭新的穆斯林风格砖房,拱门、青砖、绿色的窗户,在有些空旷的村口格外显眼,清凉的自来水接到了厨房、卫生间,再也不用套驴车到远处拉黄汤水。

最重要的还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强家养了100多只滩羊,近年来黄河东岸防沙,实施禁牧还草政策,强家盖了两间羊棚,政府每间补贴4000元。以前放羊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如今只要将自家地里产的草料用粉碎机打碎,投喂即可。

养羊一年带给一家十几万的收入。儿子儿媳到外地打工,老两口还可以腾出手来照看孙子,在窗明几净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有了特色产业支撑,特色村寨之特,更鲜明,也更持久。

文化传承是需要付出精力与情感的慢活

在文化问题上,发展与保护,是永远的话题。一般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但要真正在保护与发展间拿捏有度,的确是个高难度的任务。

与环境整治、产业扶持相比,传承文化显然不是一时能奏效的工作,它是需要付出精力与情感的慢活。

走进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穆民新村,整齐划一的西北回族风格房舍,一片清新。细看墙壁、牌坊、檐口等处的砖雕,也都是考究的穆斯林花饰。住进这样的房子,村民郭占武感觉很舒畅:与原来的土坯房相比,居住环境大大改观;与一般房子相比,住在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房子里,更有家的感觉;关键还可以在家里做家访式旅游接待。

所谓家访式,就是游客住进村子,可以全方位体验回族群众的生活起居和民族风俗。郭占武原来在外面打工,如今成了家访旅游的接待户,他和妻子就在自家庭院中接待八方来客,自己既是导游、服务员,还是民族文化使者,向来客演示回族风俗,有的还可以让游客体验一番。这样的旅游项目设计,显然是双赢的。不仅游客有新鲜感,从事旅游的村民也可更深刻地体认、更长远地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与风俗。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使得很多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重新焕发生机,与建博物馆、保护区等静态保护相比,这种活态保护的方式,生命力十足。

小雨中的堂安侗寨,安静而美丽。在寨子最显眼的地方,是侗家人的灵魂栖所——鼓楼,三五小童坐在木凳上玩耍,问他们会不会唱侗歌,答曰:“会”,原来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都已开设了侗歌课。而旁边支撑鼓楼的粗壮木柱上贴着一张大红榜:“支持关心堂安幼儿侗歌班六一儿童节的父老乡亲名单”。

传承有序,正是文化之幸。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30日 20 版)

标签:民族 底蕴 文化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