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太平洋日益酸化溶解翼足动物壳 未来牡蛎或消失


来源:广州日报

最近,太平洋“酸化”的问题被许多媒体报道,引发许多担忧和讨论。不必过分担心海洋的“酸化”,明螺这种浮游动物壳的溶解,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吃不到牡蛎。

最近,太平洋“酸化”的问题被许多媒体报道,引发许多担忧和讨论。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谭烨辉研究员,她表示,不必过分担心海洋的“酸化”,明螺这种浮游动物壳的溶解,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吃不到牡蛎。

海洋翼足动物的壳

变成坑坑洼洼的“椰菜”

最近,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太平洋日益酸化的海水正在溶解一种生活在北美西部海岸的海生翼足类动物的壳。这一发现令一些研究人员震惊——它意味着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海洋生物已经受到了海水化学成分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海洋酸化中心联合主任、海洋生物学家简·牛顿(Jan Newton)认为:“这一发现进一步说明,海水酸化已造成了显著影响。”报道指出,为了判断酸化作用如何影响太平洋海洋生物,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海洋生物学家尼娜·布莱德纳西克(Nina Bednarsek)和同事,在2011年的一次由华盛顿州至南加州的研究性航行中,收集了沿途13个地点的翼足类动物。回到实验室后,他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了这些动物的脆弱外壳——通常大小只有1厘米甚至更小。正常情况下,健康的翼足类动物有光滑的外壳。但超过一半的壳都有溶解的迹象,研究人员将该发现报告在近日的《皇家学会学报》上。布莱德纳西克表示,这些壳坑坑洼洼的纹理使其看起来像“花椰菜”或“砂纸”。她说:“我对这些壳的溶解程度感到震惊。这是我们之前从未预料到的——有如此大量的海洋生物受到酸化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尚未搞清楚这种伤害是否会影响翼足类动物的数量或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过去的研究表明,外壳损伤会削弱无脊椎动物的抗感染能力,使其难以和捕食者抗衡,尽管蜗牛是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物种之一,“但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加雷斯·劳森(Gareth Lawson)说:“如果翼足类动物外壳的溶解速度真如作者所说的那么快,则酸化作用对海洋生物生理学、行为、健康、数量以及食物网的影响将很难被预测,但这种影响将非常显著。”

跟人类活动的关系没想象的大

海洋“酸化”的问题是否真的如此严重?

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谭烨辉研究员。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严谨客观的解读。“其实,对于海洋酸化的原因和危害,科学家们的观点并不一致。美国有些研究者用海洋二氧化碳的升高,映射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危害。但其实,有天文学家和古气候学家已经指出,太阳、地球、月亮之间引力的变化、轨道的偏移本身也会改变大气的密度,造成海洋和地壳中二氧化碳的更多排放。这可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跟人类活动的关联其实很有限。”谭烨辉说,“地球的70%被海洋所覆盖,人类活动能力能影响的范围其实很小。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升高,人类活动造成的可能只占到1%。深海区域随着二氧化碳升高而带来的酸化,海洋自身可以进行缓冲,在这方面,人类改变不了太多,也不必因此焦虑。需要注意的是,国外有些研究,是为政府政策和利益进行鼓吹的。在一些碳排放问题上,有些宣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口多、发展快的发展中国家来埋单。我们一旦承认,有争议的问题就变成了事实。在这方面,不能不精明些。”

对于报道中指出的,太平洋“酸化”更严重的问题,谭烨辉指出:“这跟人类活动关系甚微,而是跟全球传送带的自然规律有关。随着传送带的输送,富含二氧化碳的深海水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被洋流带到表层。”

人类不能将海洋当做垃圾桶

对于酸化的海水对翼足类浮游动物明螺的溶解问题,谭烨辉指出,明螺的壳是由钙和硅成分结合而成的,因此,遇到“酸海”容易发生分解。“但这种浮游生物并非‘蜗牛’,体积很小,基本要在解剖镜下才能观察。因为壳会溶解,它对海水的PH值和二氧化碳含量比较敏感。不过,同样是对这种生物的研究,也有文章提出过跟报道相反的结论。”谭烨辉说。“对酸化的问题,读者完全不必过度担忧。牡蛎壳的构造跟这种明螺类似,但酸化的程度,远不会让牡蛎壳也溶解。我们不用担心以后吃不到牡蛎了。海洋酸化对人类的危害也没那么严重。如果明螺真的因为海洋的酸化而消失,我们也应当明白,对生物而言,适者生存。环境的改变造成某种生物的消失,在进化的视野下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倾尽人类的力量去延续其存在,也是自不量力的事。恐龙不也消失了吗?”

在谭烨辉看来,深海PH值的变化多是与地球气候变化有关。不过,靠近大陆的近海的酸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跟有机质的输入和富营养化有关,可以和人类的污染行为联系起来。“像我国的黄海、渤海海域,有不少海洋环境专家关注有机质增加的情况,在河流入海口的有机质增加,会使海水PH值降低,出现海水的酸化,也造成海水低氧和缺氧的情况,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谭烨辉认为,近海的污染问题,除了酸碱度的问题,其他类型的污染与人类的活动关系更加密切。比如日本海域的核辐射污染问题。

近年,影响我国近海海域环境的,其实主要是油类和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中山大学河口与海岸研究所刘海洋、戴志军等人曾撰文指出:渤海、黄海的油类污染较为严重。而河口、港湾的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更为严重。污染物的浓度,河口高于近岸,近岸高于远岸。工业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在酸化问题上,我们不能都归咎于人类行为,但值得警醒的是,我们不能将海洋作为倾倒一切污染物的垃圾桶。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酸化 油类污染 牡蛎壳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