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毛泽东家书曝光 鼓励毛岸英盼其为人民服务(图)

2013年11月02日 10:42
来源:今晚报

毛泽东家书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毛泽东教子有着独特的风格,教子思想体现在他给子女们的书信中

毛泽东一共有10个子女,为革命先后牺牲了7个。作为父亲,他的内心是悲痛的,所以他对幸存下来的孩子的关爱更为热烈、深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爱”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据考证,毛泽东一共给子女写过28封家书,封封书信都饱含着挚爱,行行文字都寄予着深情。这些书信的内容涉及大到子女们的理想、事业、婚姻,小到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处处体现了一位父亲的无微不至与耐心。身为父亲的毛泽东,并没有以长辈姿态居高临下地命令,而是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们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言语中还不乏轻松、幽默,让这份深沉的爱如春雨般点点润入子女们的心头。

与毛岸英兄弟:家书情深,父爱深深

1938年3月,在妻子杨开慧牺牲后,已与毛岸英、毛岸青分别十年的毛泽东看到兄弟俩托人从苏联带回的信与照片后,激动得热烈盈眶,他当即复信: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

毛泽东三月四日

这封信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毛泽东写给他子女的第一封家书。信中的舐犊情深跃然纸上,令人动容。看到父亲的亲笔信,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高兴得跳起来,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接到父亲的信,也是他们十年来第一次得知父亲的消息。而且他们知道了父亲不仅平安无事,还深深地记挂着他们。更让兄弟二人高兴的是,一个月后毛泽东又委托去苏联治疗眼病的刘伯承捎信给他们,为了让儿子知道自己的模样,还随信寄上了一张照片。

在莫斯科,毛岸英学会了俄语、英语和法语的一些日常用语,还在业余读书小组中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和儿童院所在的列宁区区团委委员。毛岸英的快速进步是毛泽东之前没有料到的。得知儿子在政治上的进步,毛泽东以父爱的情形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对儿子提出了建议。在这封信里,毛泽东要儿子“少谈些政治”,这在毛泽东的文稿中是十分罕见的。1942年,毛岸英主动给斯大林写信,要求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了延安。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他去了山西临县郝家坡搞土改。

与刘思奇:父爱如母,视同己出

1948年金秋,26岁的毛岸英和毛泽东的老战友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在西柏坡订下终身后,兴冲冲地找到父亲商量想要结婚。没想到,一向和蔼的父亲听后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担心儿子这么早结婚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时隔一年后的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年满18岁的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在毛岸英和刘思齐面前,毛泽东是严父的姿态。然而两年多后,从朝鲜前线传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悲痛中的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让儿媳安心完成学业,他要独自承受痛苦,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隐瞒下来。刘思齐每次来家里,都要问爸爸收到岸英的信没有?岸英为何几个月不来信?毛泽东听后总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找一些理由给搪塞过去,直到三年后的一天,刘思齐才从毛泽东口中得知:毛岸英已经牺牲了。毛泽东对悲痛万分的思齐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从那以后,毛泽东开始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细致得就像一位母亲。

1955年,毛泽东决定送刘思齐去莫斯科大学深造。出国前,刘思齐患上了感冒。她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临走前能见一见父亲。收到信后,毛泽东马上给她写了一封回信,这是目前公开的史料中,毛泽东写给刘思齐最早的一封家书。

思齐儿:

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

父字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1961年秋,刘思齐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科研部门从事翻译工作。转眼间,毛岸英已经牺牲11年了,30岁的刘思齐因思念岸英,仍孤身一人。对此,毛泽东非常焦急,多次劝他再成立一个新家庭。1961年6月13日,毛泽东提笔给刘思齐写了一封家书:

女儿:

你好!哪有忘的道理?时间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父亲六月十三

一声“女儿”的呼唤,怎不令人感动?1962年2月,在毛泽东的牵线下,刘思齐和空军干部杨茂之举行了婚礼。毛泽东将新创作诗词《卜算子·咏梅》的手书送给刘思齐作为礼物,还将300元钱送给刘思齐做嫁妆。

与毛岸青:疼爱有加,父爱潺潺

毛岸青4岁时就与父亲毛泽东分离,7岁时又失去了母亲,后来跟着哥哥毛岸英从上海到了苏联,14岁时才重新与父亲联系上。与健康的哥哥不同,由于在上海曾遭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毛岸青的头部受过伤,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当毛岸英回国与父亲团聚时,他不得不留在苏联继续治病。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回到毛泽东身边后,毛岸英告诉毛泽东,弟弟岸青已考取了莫斯科东方大学。毛泽东听后非常高兴,当即给远在异国的毛岸青写了一封信:

岸青,我亲爱的儿:

岸英回国,收到你的信,知道你的情形,很是欢喜。看到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你妹妹(李讷)问候你,她现在已五岁半了。她的剪纸,寄你两张。祝你进步,愉快,成长!

毛泽东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离别了20多年的父子才得以重逢。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一直从事翻译工作。由于忙于工作,他始终没有找女朋友。毛泽东对儿子的终身大事很是牵挂,有一次他问岸青:“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刘思齐的妹妹叫少华(邵华),与毛氏兄弟从小就认识。当时,邵华正在北京大学学习。毛岸青一直喜欢邵华,只因自己有病,从来不敢吐露真情。为了捅破这层窗户纸,毛泽东鼓励儿子多给邵华写信。1960年,得知岸青一直在和邵华通信后,毛泽东就托刘思齐带着妹妹邵华一起去看望岸青,并在之前特意写下了一封信来鼓励儿子:

岸青我儿:

听说你的病体好了很多,我极为高兴。听说你同少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意思?少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有信,交思齐、少华带回。祝愉快。

父亲

在毛泽东的支持鼓励下,毛岸青和邵华终于喜结连理。毛泽东派人送来一块手表和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礼物。

毛泽东是一个十分懂得感恩的人,他也时常提醒子女,一定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心。1960年,毛泽东给毛岸青写了一封信,信中特别嘱咐:“对于帮助你的大连市委和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一定要表示谢意,他们对你是很关怀的,很尽力的。此信你给他们看一看,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无论处在多么高的地位,也无论自己曾为革命付出过多大牺牲,毛泽东总是教导儿子要懂得理解别人的帮助,记住人家给予的关怀,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与子女:严父慈心,关爱深远

和天下众多父亲一样,毛泽东也常常和自己的子女谈做人的道理。在写给孩子们的家书中,他时时不忘叮咛,教他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同时,他对子女们的要求又非常严格,时刻提醒他们不能有特权思想,哪怕只是发现问题的苗头,也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写信给毛岸英、毛岸青,信中说:“人家恭维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毛泽东深知两个儿子因为身份特殊,容易被娇宠,所以他特别告诫他们不要因为被人恭维抬举就自以为是,一定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

1957年8月4日,在给刘思齐回信谈到转学问题时,他写道:“无论怎样,都要自己做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望你注意为盼。”他在信中反复强调,自己的孩子要时刻注意身份和影响,不能有高干子女的特权思想,更不能搞特殊化,不要以为自己有个“好爸爸”,靠他的影响去为自己谋利益。

毛泽东写给子女的家书中蕴涵了丰富的教子思想,无疑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阅读这些饱含着深情和哲理的文字,让我们一次次触摸到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博大而崇高的父爱。 (摘自《党史纵横》)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毛泽东 毛岸英 1941年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