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著名诗人纪弦去世 张爱玲曾撰文赞誉其诗洁净(图)

2013年07月25日 08:52
来源:晶报 作者:姜梦诗

张爱玲曾撰文赞誉其诗

纪弦,本名路逾,191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6岁开始学习写诗和绘画。1933年,以笔名路易士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易士诗集》。

曾有不少学人误以为“路易士”和“纪弦”是两个人。学者张曦就曾在《诗人档案——从路易士到纪弦》一文中写到:“很早就知道台湾有名的现代派诗人‘纪弦’,而‘路易士’这名字,则是在张爱玲的一篇散文《诗与胡说》上初次见到。”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对路易士的诗歌评价很高:“路易士最好的句子全是一样的洁净、凄清,用色吝惜,有如墨竹。眼界小,然而没有时间性、地方性,所以是世界的、永久的。”

1934年,路易士开始向全国各地的报纸和刊物投稿,在上海渐渐享有名声,并在1935年出版了第二部诗集《行过生命之事》。施蛰存在《跋》中称路易士的诗“是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品”,“在一切的日常生活中,心有所感,意有所触,情有所激,就写成他的诗了”。

1936年路易士前往日本,在东京第一次尝试用超现实派的手法创作新诗。是年10月,卞之琳、戴望舒、冯至等发起《新诗》月刊,作者以新月派、现代派诗人为主。路易士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发表了十来首诗。不过在同年创刊、以左翼诗人为主要作者的《今代文艺》上,也有他的诗作。但此时现代派的两员代表,一是在1920年代即以晦涩的象征派诗歌著称的留法诗人李金发,二是以《雨巷》、《我的记忆》而著名的戴望舒,后者几乎是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中流砥柱。路易士,在当时还是“默默无闻”。

而在沦陷时期的上海,路易士的诗论、诗作及其活动变得分外引人注目了。张曦认为,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当时的特殊政治形势——直言抗战鼓吹革命是被严格禁止了,而日伪政府所推行的“大东亚文化”又实在不得人心,结果造成沦陷时期上海文坛对政治的空前隔离,“日常生活永久人性”成为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文学取向,现代文学对“群”“类”的关注转向个体,“启蒙”的理想化立场转向对人的原生状态的重视。这给一直不那么受重视的现代派制造了一个契机,使这种推崇“纯粹”和“内敛”的诗歌实践和探索成为可能。

其诗具鲜明的智性色彩

1945年,路易士出版了诗集《夏天》和《三十前集》。

所谓“三十前集”,路易士在此书《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其所以名这书为三十前集者,主要是由于所收均系我满三十岁前的作品故,此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命意了。”《三十前集》其实是路易士前期诗作的自选集。

上海学者陈子善曾在文章中写道:“如果我们承认《鲁迅自选集》、《达夫自选集》等书对研究作者创作不容忽视的价值,那么对路易士的《三十前集》也应作如是观。”《三十前集》封面是路易士的友人、另一位青年诗人赵璇设计的。路易士本来是学美术的,衬页背面有他的套绛红铜版自画像一帧,是他“二十几岁时用硬铅笔和烟草灰描绘了的”,颇为传神。扉页上注明“三十前集路易士诗代表作编年1931-1943”。《自序》后即为编年诗作,共收诗212首。“目次年表”反而别出心裁地移至书末,“目次年表”之前,又有路易士作于1944年初秋的《三十自述》一篇,对研读其前期生平、创作和“诗见”至关重要。

陈子善认为,路易士在1930年代“现代派”诗人中是后起之秀,1940年代初渐趋成熟。《三十前集》中的诗有象征的,有写实的,有超写实的,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是思考的,用感觉思考,用意象思考,借抒情以思考,具有鲜明的智性色彩。

1945年8月,路易士开始使用纪弦这个在台湾诗坛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笔名。

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者

1948年11月,纪弦迁居台湾。对诗的创作依旧积极,1953年,他自费创办《现代诗》季刊,并很快集聚了一批现代诗作者,1956年1月,由纪弦发起,方思、郑愁予、商禽、林亨泰等诗人参与筹备,在台北召开了第一届现代诗人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现代派”。参加者达到103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派诗人阵容。1956年2月,纪弦在《现代诗》第十三期高扬现代派旗帜,把这个诗刊作为“现代派诗人群共同杂志”,以“领导新诗再革命,推行新诗现代化”为文艺纲领,提出“现代派六大信条”,声称他们是有所扬弃并且发扬光大地包容了自波特莱尔以降的一切新兴诗派的精神和要素的现代派之一群。明确提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主张,强调新诗是“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的形式之创造,新的工具之发现,新的手法之发明”,把诗的“知性”和“诗的纯粹性”作为追求的目标。

1974年,纪弦获得第一届“中国现代诗奖”特别奖。1976年冬天,他从服务多年的高中退休后移民美国,定居加州,1981年,纪弦出席旧金山第五届“世界诗人大会”,获得“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赠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纪弦直到80余岁仍然创作不辍,对诗的执着、投入和贡献都令后人佩服。

做为一个喜独来独往,不随波逐流的诗人,纪弦拥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丰沛的情感与生命热情等等特质。这样的特质也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感性和抒情意味,并展现出极为特殊的个人风格。

纪弦(1913-2013)

本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1953年在台湾创办《现代诗》季刊,发起成立现代诗社。纪弦的著作以新诗为主,重要作品包括诗集《槟榔树》五集、《饮者诗抄》,诗论《新诗论集》、《纪弦论现代诗》等。

诗选

在台湾现代诗坛,纪弦拥有长青树之称,诗风多变,各个时期的创作都有可观之处。

《狼之独步》是纪弦非常有名的一首诗,“狼”是纪弦对自己孤傲性格的形容,他从来特立独行,他认为:这样的个性,和独来独往的狼在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从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比喻,由狼来指涉诗人的孤傲和诗人存在于天地间的姿态,表面上看似狂傲,实质上是有所坚持。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纪弦 台湾诗坛 张爱玲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