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忠实:《白鹿原》灵感来自幻听 田小娥是可怕记忆

2012年09月09日 13:08
来源:北晨网 作者:陈辉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陈忠实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小说《白鹿原》无疑具有重要地位。2012年,电影《白鹿原》经过重重困难与考验,终于得以公映。
  20年,是什么情怀让白鹿原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内心?在《白鹿原》创作过程中,陈忠实经历了怎样的自我蜕变?对于电影《白鹿原》,原作者是否感到满意?陈忠实又是如何评价被电影具象化后的小说人物?
  近日,《杨澜访谈录》踏上关中土地,与著名作家陈忠实一番畅谈,为我们讲述了白鹿原的情怀。
  小说到电影,白鹿原精神依旧
  将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包括张艺谋、陈凯歌在内的许多导演都曾有过这个想法,原本合作已谈得很深入了,却因种种原因,最终不了了之。
  我最希望电影导演和编剧能理解我这部小说的用心,希望能真实展现出小说描写的时代,以及白鹿原上人们的精神和心路历程。
  对于现在这个电影,主要人物白嘉轩和田小娥的表演又好又不好。好的是看到小说里的细节得到形象化表现,感到心中一震,至于说不好,并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小说写作可以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放到电影上就显得太直观了。当然,这也可以理解,电影只能具象化。
  我是一口气看完三个半小时的《白鹿原》电影的,一点也不感觉累,整体上说,电影改编得好。
  十字忠告,只为大胆创作
  创作《白鹿原》这部小说时,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张小纸条,上面有十个字——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
  因为我们年轻时,社会风气比较保守,对男女问题特别敏感,那时我在农村基层当干部,办公室里如果来个女同志,门一定要开着,让大家都能看到,生怕传出什么闲话来,那时就是这么封建。所以我开始写小说时,也就刻意回避对男女、爱情、婚姻、家庭的描写。但写《白鹿原》时,尤其写到田小娥时,想到田小娥的精神和心理所背负的重担,便下了决心,决定不再回避情爱描写,不仅不回避,而且要撕开写,要撕开我们传统封建文化中最腐朽的黑幕,要写得透彻。至于说不做诱饵,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描写男女之间的事情,只是为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服务,而绝不能作为吸引读者的诱饵。
  为自己写一本“巨作”
  之所以要写《白鹿原》,因为我一生喜爱文学、喜爱写作,将业余爱好写作转向了专业创作,已经大半生了,总想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
  一次,和朋友聊起《白鹿原》构思时,我借着酒劲儿说,希望能够为自己写一本垫棺作枕的书。有一天我去世了,棺材里放这么一本书,也就够了,不管它是否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只要能让自己满意,能对得起自己喜爱文学这大半辈子。
  为了写《白鹿原》,我四处奔走,查阅史料,历时4年,才终于写完。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十分痛苦的自我剥离,对我们这代作家来说,这并不是件容易事,毕竟过去只能写假大空的东西,从假大空回归到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这就要从极“左”的文学理念转向真正的文学理念,真是非常艰难,要靠不断读书和不断面对生活,慢慢把自己剥离出来。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白鹿原 文学 电影 陈忠实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