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王小波去世14周年的祭日。这些天来,网上出现很多怀念的文章,一个生前并不为大多数读者所熟知的作家,去世13年后依然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足见其作品影响力之大。在如此长久的时间里被人们阅读、关注,这在中国文坛上是十分罕见的。这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
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远播。和苦难的凡高一样,王小波是一个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作家。在他活着的时候,只有少数圈里人知道他,大多数读者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他的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作品,没有多少知音。他寂寞地活着,孤独地写作,一生清冷。他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内心常常会感到孤独的人,虽然我和朋友、家人亲密无间,但我仍旧常常感到可怕的孤独。”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世间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存在过。生前,他的作品遇冷,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但在他死后,他的作品却受到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所有的作品都得以出版发行,并被一次次再版,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而且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持续不断的“王小波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是一地飞舞的鸡毛,王小波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又行色匆匆地离去。我常常想,如果90年代的中国文坛没有了王小波,将会是怎样一种可怕的情形?王小波的作品,为90年代沉闷的文学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他就像一粒石子,投入到一片死水中,激起了水中的浪花。
王小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者,他是那种学者型的作家,是一个思想者。王小波的小说,我并不太喜欢,因为模仿大师的痕迹太重。他的随笔,我却认为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这些年来,文学界随笔泛滥成灾,由于行文方式的自由随意,许多所谓的作家们都写起了随笔,而且热衷于开专栏,写着一些养猫养狗或伺弄花草之类的不咸不淡的东西。但王小波的随笔却独树一帜,他的随笔,探求的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他是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从他的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受思想家罗素的影响很深。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王小波也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王小波是一位崇尚理性、自由的浪漫骑士,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他拥有着高学历,而且在北大、人大这样的一流学府拥有教职,但他却毅然辞职,回家做了自由撰稿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对自由的捍卫行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曾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这段话可以看做是他自由的宣言,可惜的是,写完这段话不到一天,他就永远地走了,再也没有实践的机会了。他的思想中,处处充满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警醒,他曾这样写道:“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
王小波是用智慧来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里,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种睿智,那种读后让人忍俊不禁的冷幽默,给人一种极大的享受。他用的实际上是一种反讽,但这种反讽却运用得恰到好处。王小波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作品具有了永恒的魅力。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由人文主义者,自由人文主义的思想贯穿在他整个的创作过程中。他的作品,是经历过思想浩劫的国度硕果仅存的独立思索的结晶。他曾写过一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本身其实就是这样一头猪。他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进行辛辣的反讽,却不乏理性精神。他秉承罗素、卡尔维诺的批判精神,在一个意义破碎的非理性时代里传递出一种启蒙的声音。
他的创作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如流星一样划破夜空,在暗夜里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思想却依然在黑暗的夜空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的信念依旧:“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去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
王小波曾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王小波是在写作的时候痛苦地死去的,他在创作生涯的巅峰期与世长辞,他没有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因为他为人类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愧为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