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八分钟:《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梁文道:最近几年台湾很流行讲生死学,这个生死学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并不只是台湾在流行,是首先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然后到了最近十多年之后,华人世界里面首先响应的就是台湾。所谓的生死学指的就是说我们如何把死亡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来面对它处理它,乃至于尽早展开相关的教育。比如说他们甚至在高中阶段就教很多高中生关于死亡的事。我们中国人传统上会觉得这呸呸呸,这太忌讳了对不对,太不吉祥了。但是恰恰是这个态度,使得很多人死到临头的时候,或者家人之中有人不幸要走的时候,他觉得他完全没办法去处理它,他没有能力去应对,他也没有经验,没有任何心理上的一个资源跟能量去支持他熬过这一切。
因此台湾现在已经把生命教育放到很多高中课程,这生命教育说穿了其实是围绕死亡展开的,而在这个课程里面,其中一本被指定的参考书就是我今天手上拿的这一本了《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作者就是在1996年已故世的著名华人哲学家傅伟勋教授。傅伟勋教授生前是美国天普大学的宗教哲学教授,以研究禅宗跟佛学还有东方哲学闻名。
他在大概晚年的时候发现自己患癌,患癌之后就使得他需要利用自己学了半生的宗教哲学的资源来思考什么叫死亡,什么叫生命。于是他把他这些思考结集成了我们今天手上看到的这本书,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被认为是台湾,在我看来也很有可能是我们现代华文世界里面第一部真正的把生死学提出来当课题的一部书。这里面他一开始他就说到,30多年前,他讲到他为什么会考虑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从小就很怕死。
而且他说他在1960年代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台北就患上了半身不遂之症。由于他的四哥一家十分忙碌,而他自己又在国外,没有人能够在家看护他,只好把他送到一个特殊医院。但是他爸爸不愿意,大吵大闹,说死也要死在家里。后来没办法,把他接回来,但有一天不小心他一个人掉在地上,花了好几个小时不得动弹,非常痛苦,经过这个教训,就把他爸爸终于又送回特殊医院。从此之后他的四哥在台湾,每周去一两次陪他爸爸谈天解闷,以后总共20年他就在这个医院小房间,直到最后的死亡。
这个经验对傅伟勋来讲非常的刺激,他开始想一个人应该怎么样面对人生的最后一刻,假如他父亲用所谓的最后一刻居然拖了20多年的话,该怎么办呢?这里面他在台湾算是首创先河的介绍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医生,一个医学专家,叫(库布勒·罗斯音)。库布勒·罗斯是比较系统的开始去研究死亡历程的一个学者。他认为人的死亡要经过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怎么样呢?第一个阶段是否认跟孤离,比如说我患了癌症的话,我首先否认不可能,我绝对没有,我不相信。第二个就是愤怒,愤怒什么呢?愤怒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我活的好好的,我人缘还不错,有人那么混蛋,为什么他不得癌症我得癌症呢?第三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心里面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都奇奇怪怪地在祷告,比如说,能够让我多活几天嘛,我保证我以后做好人,我保证以后我不发脾气了。到第四就是开始消沉抑郁,开始不愿意说话,不想理人。到了最后就是接受,终于能够接受原来我终于要死了这么一点。
然后,傅伟勋介绍了这些模型来介绍给中国读者,我们中国读者之后,他又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过去很多著名的作品里面,比如说像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里面去看到这个所谓的五阶段的死亡模型,是过去就有作家写过出来了。比方说他就说到伊凡生病之后去看医生,随着病痛的增加,他发现了周遭的变化。他旁边的人尤其妻子跟女儿本来就不愿意去了解他的身心情况,认为一切如常,这反而使得他格外痛苦可怕,使得他觉得孤离无依。然后他就开始愤怒阶段了,觉得他说,他自己内心咒骂他的太太跟女儿,他们觉得无关痛痒,但他们还不是一样也会死去,他们都是笨蛋,只是我早走他们迟走而已,他们却觉得无关痛痒,他们此刻却在唱歌取乐,真是畜生。
这种愤怒很常见,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临终者的时候,你记住要照顾他的方法就是,你不该在他面前表现出一种假装他没病,假装他不会走,有时候你这种态度反而会带来更坏的一个效果。相反的我们大家都一起迈入一个承认这个人迟早要走的阶段,甚至在他面前也该承认而不是决绝,有时候我们拒绝承认亲人将要走的这个事实,其实只是为了好让自己好过一点,或者就像伊凡愤怒的,让我们继续取乐,仿佛我们不会死一样。
佛洛依德说的非常好,我们所有人潜意识里面都几乎相信我们好像是不朽的,但当然我们不是。然后傅伟勋又介绍了黑泽明的《活下去》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到了最后的时候,那个英勇的那个男主角死前的时候要帮孩子们建公园。这个男主角死了之后,他的同事哀悼他时候觉得很敬佩,被他感动要效法他。但是黑泽明这部电影的结尾却看到这帮同事第二天上班依然庸庸碌碌像平常一样,好像这个同事死了与他们完全无关,昨天发过的任何山盟海誓,或者人要转化人要怎么样升华的种种的想法都完全又放下。这又好像证明了,我们前几天说过的海德格尔所讲的,我们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死亡的时候才把它当回事,他人的死对你来讲无论如何是不本真的。
当然到了最后,傅伟勋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一个他所谓的现代生死学的狭义的现代生死学里面,他认为我们终于是要了解到心性体任这一点,就是我们要有终极关怀,要知道在社会服务教育工作中的人生意义之上,还有终极的意义,比方说超世俗的宗教或者高度精神性的意义。这些东西是不是表现我们相信死后的世界或者上帝呢?傅伟勋最重要的地方就在指出,我们是不需要有这样的宗教信仰才能够有终极关怀的。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