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大师红线女去世 曾写纸条劝邓小平不要吸烟
红线女的从艺历程,堪称粤剧创新的缩影。可以说,能看到红线女身影之处,就能看到粤剧革故鼎新的曙光。例如她独创的“红腔”,就是在传统旦角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京剧、西洋歌剧、话剧等技巧改良而成。红线女还曾尝试对西洋歌剧《蝴蝶夫人》、莎翁名剧等进行本地化创作。近年,除了制作粤剧动画电影外,红线女甚至还想过借鉴流行音乐革新粤剧唱腔。
心系粤剧带病登台
“我从来没有想过粤剧需要拯救。粤剧需要改革和继承,但从来就不存在‘拯救’的问题。”
“我老了,人也不好看,站得也不好看,但是我的心是最好的。得知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举办,我高兴得泪水蒙湿双眼,我的心声说不完,唯有唱一段《荔枝颂》来表达。”就在11月14日,89岁的红线女还站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的舞台中央,满头银发的她一身红裙,没有拄拐棍,也不用人搀扶,饱含深情地献唱粤曲《荔枝颂》。演唱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而这之前,她已因腰痛,住院了10多天。
今年春节,红线女还专门到茂名、湛江探班,慰问在当地演出的省粤剧院一团、广州粤剧院的红豆粤剧团、广州粤剧团,群众争看大戏的爆棚场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来到现场看看就会知道,观众有多么热情!在场的观众成千上万,他们没有戏院就搭棚,没有凳子就自己搬来,或者干脆就直接坐到地上。这说明,观众还是很喜爱我们的,对粤剧有着很深的感情。”
红线女不但反对“封存”粤剧的做法,对演员固步自封的做法也不能认同。她认为,粤剧演员是要很“费脑筋”的,要常常思考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她鼓励演员们多到基层演出,听取群众意见。
怀着一颗不负戏迷厚望的心,红线女对粤剧的创新发展一直进行反思。粤剧从成型到今天,就是走一条充满活力的创新之路:为贴近民生,它将“戏棚官话”改为广府白话;为走出国门,它让西洋乐器走进伴奏;为紧跟时代,它把才子佳人的故事搬上银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红线女奔走呼号,身体力行,为振兴粤剧不遗余力。尽管粤剧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但红线女对粤剧的活力却从未怀疑。对于“拯救粤剧”这种说法,红线女更是不以为然:“我从来没有想过粤剧需要拯救。粤剧需要改革和继承,但从来就不存在‘拯救’的问题。”
传承粤剧关注青年
除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红线女的品德也被学生铭记,“老师常教我们,要做好人才能做好戏”。
“粤剧看前辈也看年轻人,责任实质是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她一直强调的。
11月26日,由红线女艺术中心主办《粤剧情系我心》——广东粤剧学校78届四十周年志庆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上演,当晚红线女携弟子曹秀琴、郭凤女等同台演绎多首经典名曲。这种师生同台、别开生面的形式也是第一次。有弟子表示:“红老师是我们第一任班主任,我们想让她看到我们的成长。”
红线女亲自担任这场晚会的艺术总监,并且对晚会策划和节目排练都进行了十分具体的指导,当晚的曲目全都是他们的经典作品,红线女和同学们最后则压轴合唱一首经典《荔枝颂》。正如红线女所说:“40年的艺术积累和情感积淀,早已超出一个班集体聚会的普通意义。”
演出当晚,国家一级演员、红线女入室弟子郭凤女告诉记者,这场演出是同学们的共同意愿:“我们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因粤剧招生而走到一起的,同学之间的情谊非常纯真,现在已经很难找回当时那种纯真了。还有就是,有红线女老师,才有我们这个班。当年是老师去番禺招我来,手把手教我唱戏、练功,才有了今天的我。这场演出,更多是同学们为表达对老师思念与感恩的一次汇报。”
除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红线女的品德也被学生铭记心底,“以前,老师常教我们,要做好人才能做好戏。”郭凤女表示,除了传授艺术技巧,红线女的为人处世也深深影响了她,即既要拼搏艺术事业,也需时刻谨记回报社会。
受红线女影响的远不止郭凤女一个人。国家一级演员、江门市粤剧团艺术总监余阳丽就是被红线女从湛江招来广州的,当时她只有10岁。“当年自己对眼前的艺术大师并没有概念,只知道她很关心我,很亲切。“
作为特困生,余阳丽没有能力购买入读粤剧学校所需的席子、蚊帐、被子等生活用品,红线女等老师就帮她购置,“我记得,学校还帮我买了一件卫生衣,等于现在的保暖内衣吧,还有一件短装军外套……”
不仅仅是自己的学生,红线女也时刻关注如今年青一代对粤剧的喜爱和学习,为“南国红豆”培养新苗,是她的毕生夙愿。在红线女艺术中心里,每到周末常常能见到孩子们的身影。直到如今,红线女还一直手把手培养未来的粤剧“种子”。一些从三年级开始跟“红老师”学习的孩子,如今已经升到初三了。
革新粤剧摸索努力
粤剧“申遗”成功,红线女却感到了担忧:“粤剧创作停滞很久了,我们现在演的都还是一两百年前的题材,现代元素完全缺失。”
2009年粤剧“申遗”成功后,红线女却感到了担忧:“粤剧创作停滞很久了,我们现在演的都还是一两百年前的题材,现代元素完全缺失。”对此,她对于现编现代粤剧的创作演出也极为关注,现代粤剧《青春作伴》便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
作为第23届白玉兰奖的参评作品,由广东粤剧院出品、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的现代粤剧《青春作伴》讲述了一位女大学毕业生文青,在遭遇家庭分崩离析、工作前途渺茫、男友移情别恋、好友横刀夺爱等一连串挫折后,选择来到农村做了一名“村官”的故事。全剧时长2小时15分,剧情悲喜结合,并融入了大量青春元素,更糅合了舞台剧、歌舞剧、话剧的特点和手法,如开场“潮爆”的街舞和现代舞及男女配角边跳边唱的“粤风恰恰”。
红线女表示,这个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的大型新编现代粤剧使她“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她动情地说:“这是一出好戏!经过打磨一定能成为令全国瞩目的艺术精品!”
为了重新唤醒逐渐被青少年淡忘的传统文化基因,红线女一直努力摸索一种积极有效的形式,向青少年推广粤剧。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她提出将粤剧改编动画电影的构想,并亲自着手改编剧本。经过4年的努力,全世界第一部粤剧卡通《刁蛮公主憨驸马》横空出世,引起全国戏剧界轰动。
半个世纪前,《刁蛮公主憨驸马》曾是红线女、马师曾伉俪合作的经典剧目,也是红线女“压箱底”的保留剧目之一。由于是第一次摸索,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也经过不少困难:“许多时候画好了图像却又对不上戏剧人物形象,而对从来没有参加过动画配音的红线女来说,对着动画形象唱戏也是一大考验。”对此,红线女不无幽默地表示:“年纪大了,或许舞台上的形象不行了,然而观众听听我唱曲还是可以的。”
《刁蛮公主憨驸马》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殊荣。但红线女并未满足于此,她还在继续物色好本子,推动粤剧动画事业前进。红线女认为,“现在从事粤剧教育与编剧创作的人才仍然偏少,剧本是一出戏的灵魂人物,没有编剧,粤剧便无戏可做。”因此,她向社会呼吁,希望能为粤剧建立系统的人才培训制度,才能使“南国红豆”在春风里不断萌发新枝。
●缅怀
红线女对艺术的要求一直很严格,她生前一直都说要出新戏。她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基础做起,不要急功近利,随随便便找一部戏来演。
她不仅仅是嘴上说关注粤剧,而且也身体力行。她这样大的年纪,年初还到湛江去,关注偏远地区和农村的粤剧市场。她观察到农村地区对粤剧还是很受欢迎,她就一直在思考:农村市场那么重要,为什么还说粤剧不行?
她一直在鼓励我们,粤剧是有市场的,是能走得通的,关键要有好的剧本和演员。
我们希望继续发扬红线女的精神,做好粤剧的承传发展和培养青年。红线女对港澳、乃至海外粤剧界都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失去这么一位有名望和影响力的人物为粤剧奔走呼吁,实在是很可惜。
——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
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逝世了,享年89岁。这是当年红线女在友谊剧院观看潮剧的时候,我为她拍的一张照片。跟她老人家碰过几次面,感觉她的性格非常爽朗。红线女从艺60多年,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经典舞台形象,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为粤剧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黄剑丰
●轶事
红线女写纸条劝邓小平不要吸烟
红线女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流传甚广的“人大代表写纸条劝邓小平不要吸烟”确有其事!这个“人大代表”正是红线女。
2004年8月,在广州市文化局召开的邓小平理论与广州文化建设座谈会上,红线女曾向大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是一次全国“两会”上,坐在较前位置的全国人大代表红线女看到面前主席台上邓小平正在抽烟。“我知道抽烟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好。”红线女当时就挺担心。旁边一位人大代表问她:“你敢不敢劝小平同志不要吸烟?”红线女认真起来,“这有什么不敢的?”经过考虑,红线女决定把劝告写在纸条上,然后托人转给邓小平。上面写的是劝告小平同志不要吸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的话。很快,红线女看到邓小平看着纸条,微笑着把手里的香烟在烟灰缸里掐灭了……
红线女说,自己很早就得到过邓小平的深切关怀。上世纪60年代,红线女在广东迎宾馆演出《山乡风云》,在中休的时间,红线女见到了小平同志。小平对红线女说:你演现代戏,这很好啊!我喜欢听川剧,因为我是四川人嘛。但粤剧听起来也非常好听!
2001年“三八”妇女节,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广东女代表利用会议间隙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赶来向女代表祝贺。当李长春走进女代表聚会的会议室时,小小的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恭喜!恭喜!”李书记一边与代表们握手,一边用粤语向她们祝贺节日。“派利是!派利是!”不知是哪位代表向李长春提出要求,刚好走到红线女面前的李长春停下脚步,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摸了摸,拿出一支钢笔,当作利是送给了红线女,大家不由得开心地笑起来,会议室里顿时漾满了欢乐。
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建设文化强省,并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省委全会专门探讨文化工作,规格之高,在广东省历史上少见。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根基在哪里,软肋又在何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还与红线女等人举行座谈,听取她的意见建议。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
南方日报记者三访大师
她让粤剧
焕发新生机
不知是否是天意使然,或者是因为文化大发展的环境也激发了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热情,她今年格外活跃,也正因为如此,在2013年这一年间,我3次有机会专访她,了解她,听她对于粤剧、对于电影、对于非遗的看法和见解。如今想来,格外可贵。
一谈“非遗”发展
“谁说要把粤剧封存?”
今年,在我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前一天,首届“活力非遗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红线女,作为“年度致敬人物”之一,是我们采访的第一个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象。对于这个荣誉,她说,“粤剧的传统要坚持,但粤剧也必须常常改革,为时代服务,为观众服务。创新才是粤剧的生命。谁要说把粤剧‘封存’,不让它根据时代需求而变化,这就等于不让粤剧生存。我认为,非遗工作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现在粤剧人才很缺乏,没有宣传,单靠唱戏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也需要藉此机会,接触更多不同声音,一起来探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红线女在广州演粤剧的时间不长,主要在香港。上世纪50年代,香港粤剧的编剧人员不是很多,但编剧很重要,是所有内容的基础,没有编剧演员也难以发挥。谈及这种现状,红线女在采访中提到,“首先是需要为我们提供场地、资源的方便;其次是编剧队伍的建设。粤剧最重要的就是编剧,我们不能总演旧剧,我们在现代即使想用粤曲粤剧反映新广州的改变,没有编剧什么都干不成。之前广东曾经成立过一个20人粤剧编剧学习班,但是这20人现在并没有留在广东,有点可惜。”现在广州在提要关注城市文化形象,她指出,一定要提高粤剧在这方面的作用。
二忆粤剧电影
拍过90多部 最爱《慈母泪》
红线女作为岭南剧坛的一代宗师,有关她在电影表演艺术方面的文字并不多见,她本人也甚少谈论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实践。但实际上,红线女在电影表演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极具亮色。9月10日,由她主演的《慈母泪》在红线女艺术中心放映,这部1953年的电影迎来了它60岁“生日”。也正因为如此,今年我们有了第二次“亲密接触”。
这部1953年上映的黑白粤语文艺片对于红线女而言,意义非常。在上世纪50年代初,红线女和张瑛带着这部戏到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宣传和放映,“当时在香港的戏院,平常都是直播西片的,《慈母泪》是当时粤语片中上座率最高的一次,观众都相当喜欢,凭借这部片我还当上了最佳女主角。红线女拍了超过90部电影,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因为“戏中的角色是从年轻演到年老,挑战性比较大,当时特意在老年的戏份下了工夫,以家中一名当教师的老人家为原型,从她的服装外表形象到内在谈吐都吸收学习了很多。”在她看来,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电影表演,没有生活上的积累就不够写实。
三评流行文化
与刘德华是“忘年交”
今年10月,刘德华在广州一连开了四场演唱会,红线女本人是他的“粉丝”并捧场来到首场看表演,还特地跑到后台与他聊天合影。
红线女介绍,差不多30年前她就初识刘德华了。虽然与刘德华见面次数不多,但他是红线女在圈内结识的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10月16日晚,演唱会举办,刘德华专程邀请红线女前来观看,并以主办方留给他的包厢来招呼这位老朋友。当晚,刘德华一曲《我是中国人》让红线女备受感动,她竖起大拇指,“这首歌让我感觉华仔为人正派,富有爱国心,广州应该多几个像他这样的人。”一直对红线女很尊重的刘德华,当时还请红线女到他下榻的酒店共餐。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